國防部規劃投入1151億元「國土安全韌性」特別預算。廖瑞祥攝
立法院今(7/3)召開朝野協商,討論總額新台幣41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針對其中編列國土防衛韌性1500億特別預算,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質疑,這筆預算與經貿振興方向不一致,不應併入同一條例;對此,國防部今發布聲明強調,若僅以年度預算逐年挹注,勢難趕上威脅變動;唯有透過特別預算,集中資源、重點整建、快速籌獲,方能於關鍵時刻維持國軍戰力。
國防部指出,這筆特別預算將優先用於建構「機動、備援、軍民通用」的資通電架構,包括建立雲端與機動作業環境、擴大衛星租賃、更新伺服器與強化資安防禦等。同時於各作戰區與烏坵地區,建置機動指揮所與微波系統,並整合海巡、陸軍與海軍雷達情資,打造共同情資圖臺;增強全台光纖網路搶修能量,確保關鍵時刻「即毀即修」,維持通信暢通。
面對中共日益頻繁的灰色侵擾行動,國防部也計畫擴充高耗損零附件、燃油與飲用水等戰略物資的儲備量、改善老舊儲存設施、更新整備工兵機具、因應新裝備到位與後備訓練需求,整建與擴充訓練場地設施。
國防部表示,因應區域局勢動盪與敵情威脅,若僅依賴常態性年度預算,難以及時反應與補強。唯有藉由特別預算集中資源、加速整建、快速籌獲,才能在關鍵時刻強化國軍應戰與持續作戰能力,同步帶動國內經濟動能與產業韌性,共同打造更安全堅實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