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說,並與參加峰會的各國領袖合照。路透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3年推出一帶一路政策,至今已經10年,中國於10月17日舉辦第3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不過在國策研究院今(10/19)日「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十年總檢討」座談會中,專家指出,一帶一路想達成的三個目標不僅不如預期,甚至有些完全失敗。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暨永續長李鎮宇指出,中共藉由一帶一路想達成三個目標,第一是擺脫西方訂定的規則,從「規則接受者」轉為「規則制定者」;第二是發展以中國為首的「新雁行」體系;第三是擴展人民幣為通用貨幣,但這些目標不僅不如預期,甚至有些完全失敗。
從第一個目標來檢視,李鎮宇認為效果有限,中國近幾年的確是開了不少會,並且發表了很多的聲明;但若只是靠開會、發布聲明就想要轉換身分,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也還有一段距離,因為人民幣仍不是自由流通的貨幣,左手拿了人民幣,右手就會換成美金。
針對第二個目標,日本的雁行理論是帶著技術與資金前往其他國家,在當地創造就業與投資機會,中國則是帶著技術、移工、資金到當地,不僅沒有替當地創造就業機會,還把利潤留給自己,把債務留給對方。而許多學者分析,債務是一帶一路國家遇到的核心問題。
李鎮宇也指出,中國當初聲稱福建、新疆兩省,以及山東、江蘇、浙江、廣東、海南五個省份可受惠於一帶一路;不過從經濟數據來看,新疆僅從全國省份排名25名進步到24名,福建從11名進步到8名,但福建本來就是對台統戰重要基地,要把排名往前歸因於一帶一路,有點勉強。
李鎮宇另外從經濟成長率來分析,一帶一路64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是2.31%,核心25國的經濟成長率是2.39%,但而且排除中國的全世界新興市場成長率是2.42%,經濟成長數字並沒有特別亮眼。中國於2018年後,海外投資基金持續減少,研判不太可能持續投注大型基礎設施。
不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指出,一帶一路對內是一種政治布局,對中國西部地區及中亞國家,具有均衡區域發展的功能,中國藉此在特定地區宣傳是領導者、打破美國為主的國際秩序的「大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