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彭博》專訪 賴清德:中欲吞台改變國際秩序,國際紅線就是台灣紅線

    2023-08-15 10:29 / 作者 郭宏章
    《彭博新聞》與《彭博電視》(Bloomberg Television)同步專訪副總統賴清德。截自Bloomberg Television
    副總統賴清德接受《彭博新聞》專訪,被問到各方關切的台海安全,在中國對台威脅下「紅線」在哪裡,賴清德表示,台海緊張問題不在台灣,而是中國愈來愈強勢,試圖併吞台灣,且欲改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在此情況下,必須表明台灣安全是全世界的問題,台海和平穩定符合國際利益,「國際的紅線將會是台灣的紅線,也會是我的紅線」。

    《彭博新聞》專訪文章與《彭博電視》同步播出專訪內容指出,賴清德曾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被問及自己與台灣人民是否希望台灣正式獨立(formal independence),賴清德重申,自己所說的「務實」是根據事實,也就是台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稱是中華民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不必另外宣布獨立。

    賴清德被追問其「台獨路線圖」(independence roadmap)時表示,個人責任是維持台海現狀,保護台灣,維護民主、和平與繁榮,因此,追求獨立的架構並不存在,「我們必須致力維持和平現狀,因為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國家」。

    談到中國對台威脅下「紅線」在哪,賴清德說,台海現況的情勢緊張,問題不在台灣,而是中國愈來愈強勢,不只試圖併吞台灣,而且想要改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在此情況下,必須表明台灣安全是全世界關切的問題,台海的和平穩定符合國際利益,「既然台灣的問題是國際性的,國際的紅線將會是台灣的紅線,也會是我的紅線」。

    俄羅斯去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台海局勢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彭博記者問賴清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挺身對抗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問賴清德從澤倫斯基的領導能力方面學到哪些?賴清德說,民主是普世價值,不分國界,澤倫斯基領導人民抵抗俄羅斯入侵,不只保衛自己的國家、領土與人民,也為民主價值奮鬥。因為俄羅斯在毫無動靜之下就侵略烏克蘭,讓大家知道獨裁政權的不可預測性,「我們必須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

    賴清德也說,從澤倫斯基身上看到他無比的勇氣,以及努力爭取全世界的支持,展現在烏克蘭如何發揮整體力量抵禦俄羅斯的侵略上。賴清德也強調,對於避免台海發生戰爭,我們有深刻的體認,必須盡可能避免戰爭,在戰爭中是沒有贏家的,和平是無價的。「我們從俄烏戰爭中得到的啟示是,要盡一切代價避免台海的戰爭。」

    由於台灣總統大選離投票剩不到5個月,各候選人過去的言行都受到嚴格的檢視,《彭博》記者也提問,賴清德曾說過被外界認為較為尖銳的言論,引起美國華府高度關切,問賴清德至今做了哪些改變?

    賴清德表示,因為自己是蔡英文總統國安團隊的一員,團隊與美國政府之間有負責任且清晰的溝通管道,台美雙方能有效地共享情報,互相彼此了解問題所在,並且共同合作解決問題。

    賴清德強調,這場選舉對台灣是2條路線的選擇。一條是持續與國際社會緊密交流合作,同時深化民主;另一條路是接受一中原則,與中國站在一起。賴清德「相信美國會支持台灣繼續往民主這條路上走」。

    至於台海情勢危急時對美國挺台有多大信心,賴清德以「台灣的好朋友」稱呼美國,指台美是政治、經濟、人權等多個層面的夥伴。因為台灣安全是世界性的問題,維持台海與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他相信世上所有民主國家,包括美國,都知道訪問者所提情況一旦發生時要如何反應。

    專訪最後,賴清德被問到,自己希望被全世界認知是什麼樣的人格特質,賴清德表示,自己是一個理性且穩健的領導者,了解國家遭遇挑戰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也暸解台灣海峽面臨的嚴峻且複雜的國際環境,需要一位理性且穩健的領導人,這將會讓台灣在變動中的地緣政治與國際環境能往前繼續走。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