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20日召開記者會說明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財政部長莊翠雲(左起)澄清,分配公式及權重,皆與地方政府充分討論,絕非「只有2張A4紙」就決定一切 。廖瑞祥攝
財政部國庫署長陳柏誠今(20)日表示,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光是人口及營業額就占了75%,這會讓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經過6度邀集地方政府會商,院版分配公式除了將指標濃縮為10項,訂出權重後也納入調整係數。
財政部長莊翠雲今天特別澄清,這些分配公式及權重,全都在10月21日與地方政府討論過,絕非「只有2張A4紙」就決定一切。陳柏誠則說,院版水平分配指標更多元、更細緻,分配效果會更均衡。
財政部表示,為了縮小地方歧見,凝聚修法共識,中央過去已在2024年8月1日、9月4日;2025年3月6日、9月13日、10月21日、11月18日,共6度邀集地方政府會商,才將原本建議的80個分配指標,最終濃縮為10項。
在水平分配指標方面,陳柏誠表示,院版指標分成兩大類,分別是財政努力指標、基本建設指標。除了指標、給予權重,並給予調整係數。
除了分配指標 更納入調整係數舉例來說,農牧用地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其土地面積給予1.5倍計算;配合高齡化、少子化福利需求,65歲以上及14歲以下人口採1.2倍計算;考量離島建設成本,土地面積及人口數皆以2倍計算;為解決污染工廠在我家、公司在他家的稅收分配不均,中高污染事業就業人口數採1.2倍計算。
在稅收分成方面,新版財劃法將營業稅在扣除稽徵經費1.5%及統一發票獎金3%後,100%劃規統籌分配稅款。但陳柏誠說,營業稅反映的是經濟發展或人民消費,不只有地方政府貢獻,中央也有影響因素,經濟成長果實也應中央與地方互相分享,稅捐稽徵人員也才能知道為何而戰。
因此,院版就改為扣除統一發票獎金3%後,85%劃規統籌稅款;中央也保留15%。
貨物稅不納入統籌稅款至於貨物稅,莊翠雲表示,因應綠色稅制,以及各界多次抨擊貨物稅不合時宜,有改革的不確定性存在,在院版草案中就不再納入統籌稅款,避免地方財政不確定性。
據院版試算結果,六都獲配數成長率15.2%、其餘16縣市獲配數的成長率為27.4%;新版財劃法六都成長13.4%、其餘16縣市成長7.2%。相比之下,院版六都及其他縣市成長率都比新版來得高;其他縣市的成長幅度也約是六都2倍。
爭取支持 六都獲配都有「最高」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今天也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向六都喊話,中央沒有忘記台北市首善之區的財政努力,台北市統籌稅款仍是全國最高;土地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北市,3項補助款的「增加數」全國最高。
桃園市是新興發展國門之都,也是六都中最後升格直轄市的;因此統籌稅款加一般性補助款「成長幅度」六都最高。莊翠雲也進一步說明,桃園市2稅款的成長幅度達39%,增幅為六都之最。
台中市的3項稅款「成長幅度」六都最高。台南市獲配金額會比今年增加近1倍;高雄市的3項合計總額將會是全國最高。
另外,離島立委過去多次爭取的菸酒稅分配公平,金門縣及連江縣徵起收入減除1%稽徵經費後,80%都分配給各該縣;直轄市及其他各縣市則按人口比例分配其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