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議長童子瑋強調,北北基共同生活圈是一個願景,但不能變成最優先遵守的潛規則,颱風假該脫鉤就脫鉤。翻攝自童子瑋臉書
鳳凰颱風持續接近台灣,不過北北基桃今日(11/12)仍維持正常上班課,基隆市議長童子瑋昨日(11/11)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基隆地理位置、基礎建設、邊坡住宅、通勤難度都和雙北有明顯落差,這幾日基隆也有多處因豪雨積水導致交通受阻,未來颱風假該跟雙北脫鉤就脫鉤,市長最優先要保護的,應是「基隆市民的生活」,而非「北北基共同生活圈」的願景。
童子瑋在臉書發文指出,根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不管風災、水災、震災、土石流或其他天然災害,最終都是授權由地方政府的首長,依據實際狀況決定是否停班課。這是因為就算有科學標準,但每個城市的狀況都不一樣,基隆的地理位置、基礎建設、邊坡住宅、通勤難度,都跟雙北有明顯的落差。北北基過去雖基於「共同生活圈」概念採一致放假政策,但各地自然環境和防災能力差異巨大,不能僅靠同步作為唯一標準。
童子瑋強調,未來颱風假基隆該跟雙北脫鉤就脫鉤,市長最優先要保護的,應該是「基隆市民的生活」,「北北基共同生活圈」是一個願景,但不能變成最優先要遵守的潛規則,並以桃園市長張善政為例,指出桃園市在颱風期間,也曾主動脫鉤雙北,宣布昨日停班課一天,「不就也讓桃園跟雙北脫鉤了嗎?」
童子瑋表示,這幾天雨勢造成的積淹水狀況,有沒有符合作業辦法裡的「影響通行、上班上課安全或有致災之虞」?相信市民朋友都很清楚。「該脫鉤就脫鉤,該放假就放假,不用什麼事情都跟雙北綁一起,市長最重要、最優先的任務,就是住在這座城市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