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排審公教年金停砍相關修正草案。陳祖傑攝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11/5)明審查攸關停砍公教年金的《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正草案,藍主主張停止所得替代率逐年調降,朝野經過近6小時激烈辯論後,國民黨籍召委翁曉玲宣布全數保留送出委員會交付協商。
民進黨政府2018年推動軍公教年金改革,退休公務人員年金所得替代率將連續10年調降1.5%,從原本最高75%、最低45%,直到最高60%、最低30%為止。截至今年,公教所得替代率已降至66%。不過,多位國民黨立委提出修法,要求停止繼續調降所得替代率。
藍版2024年開始停砍年金 隨物價指數調整國民黨團與多名藍營立委提案主張,應從2024年起開始停砍所得替代率;另有部分藍委提案,年金需隨著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不過藍營立委所提出的版本不一,比如張智倫提議CPI達正負5%時,就依據成長率調整,黃健豪則提出,CPI達正負5%時,應在3個月內調整,調整比率由考試院、行政院制定公式;而民眾黨團僅要求,CPI如果累計上漲超過5%,就依照成長率調整,比如CPI成長6%,退休金就應調升6%。
白版今年才暫停調降替代率民眾黨團則提案,今年開始停砍,如果以退休35年資者為例,其所得替代率原本在2029年降至60%,修法後則會維持在66%。另也主張,當消費物價指數累計成長達5%時,應同步調整公務人員退休或撫恤金,以及遺屬年金給付金額。
此外,藍營比白營再提出多2個條文修正草案,在第5條部分,張智倫認為,民國84年前已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屬於「恩給制」,退撫基金若不足,不應苛扣這批退休人員的退休金補足。另外,在第8條部分,張智倫建議,退撫基金每3年精算一次,每次至少精算50年,有不足部份,中央政府應逐年編列預算挹注 ,預算金額不得低於各級政府每年所節省退撫經費支出的2倍。
民進黨團批評,修法讓年金改革開倒車、破壞世代正義,使退撫基金提早破產,而且造成跨職業不平等,此外也會擴大基金缺口,最終仍需由政府、全體納稅人共同負擔。
上午大體討論時,朝野意見分歧大,下午進行逐條討論,召委翁曉玲限制立委在每條討論只能發言一次、每次3分鐘,而且必須先登記,引發民進黨立委不滿。
在備受矚目的第37、38條修正草案中,朝野爭辯最為激烈,吳思瑤在發言時指出,根據銓敘部報告,假設所得替代率停在2023年,在2029年,公務人員月退休所得平均數為5萬6170元,中位數為5萬5953元,週休7日卻可以領現職公職人員的7成薪水,根本勞逸不均。
施能傑說明,如果所得替代率停止逐年調降,預計退撫基金會提前4年破產,而為了阻止提前破產,未來20年政府共需要撥補4460億,不過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質疑,就算沒有停砍,政府還是要撥補2800億,「民進黨政府隨便一個特別預算,都不知道幾倍了!」
經過2個半小時討論後,翁曉玲宣布全數保留送出委員會交付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