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長陳駿季到花蓮災區視察農田受損狀況。農業部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光復鄉等農田災區大面積受損,灌溉系統也受到嚴重堵塞,農業部長陳駿季今(10/11)前往視察,針對農田流失議題,他指示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及土壤專家學者共同勘查,研擬災後農田再生復育可能方案。
農業部今晚發布新聞稿表示,陳駿季今天赴災區視察農田緊急供灌計畫、圳路清淤及農田垃圾處理狀況,並訪視受災嚴重的邦查農場,對於農田流失,與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及土壤專家學者共同會商,研議後續處理方案。他也指示改良場邀集土壤專家學者,共同勘查受災農地,並研擬災後農田再生復育可能方案。
對於受損農田重建,陳駿季表示,農業部將以「對農民最有利、對農業經營最永續」原則,依據專家調查及現地情況進行規劃,未來不論是依據現況條件全部或部分移除土砂,在原地籍重建恢復農業生產或分期分級重建農田,或以土地重劃方式重新規劃生產等各種可能方案,都將與農民溝通協調後決定最合適的做法。
農業部指出,災後馬太鞍溪河道進水口淤積無法取水,為了救援約63公頃未受災稻田,避免稻作因缺水遭受災損,已立即啟動緊急供灌計畫,包括開鑿2口水井,以及佈設臨時輸水管線約1000公尺,已在今天開始供灌。
此外,光復鄉垃圾掩埋場在本次災害中遭到沖毀,大量垃圾漂散至下游,主要散落於北富村農田,遭垃圾覆蓋的農田約計79公頃。農業部提到,已經在第一時間進行農田整治,透過緊急採購,引進相關機具,以求盡快清除垃圾,幫助農民恢復生產。
農業部表示,針對樺加沙颱風及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已採取各項救助與專案補助措施,同時也持續監測堰塞湖狀況,並積極協助受損農地與水利灌溉系統復原復建,期盼災區居民與農民能夠及早恢復生產與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