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花蓮光復鄉災情嚴重,有媒體報導農業部農村水保署卻在樺加沙颱風來襲期間,舉辦生態營,與會人員建議改期並投入救災,主辦單位仍堅持舉辦。資料照,廖瑞祥攝
《鏡週刊》今(10/11)報導,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造成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花蓮分署在當時舉辦生態營,與會人員曾建議改期並投入救災,主辦單位仍執意舉辦。對此,農村水保署澄清,活動並非臨時舉辦,地點也非颱風警戒區,未影響應變小組人力,但未來辦活動會更謹慎。
爆料人向《鏡週刊》指出,眼看樺加沙颱風即將來襲,建議農村水保署花蓮分署官員應延期,但官員仍決定照常舉行。活動期間,看著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上升,隨時可能潰堤,與會學員曾私下討論這個時間點是否適合出遊,但仍沒有結論。
直到上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重創光復鄉,與會者才發現大事不妙,草草將活動提前結束。一夥人離去前,官員還提醒不要把活動照片po網、不要打卡,避免被拿來做文章。
對此,農村水保署回應,花蓮分署9月22日至24日辦理「水土保持志工組訓:水保志工團移地訓練活動執行計畫」是依勞務採購契約書規範的志工培訓移地訓練計畫辦理,相關課程安排與場地預訂,均在1個月前完成規劃,並非臨時舉辦。
農村水保署指出,水保志工團研習計畫是為增進水土保持知識,以及農村再生社區活化的實地學習,透過互相交流經驗,以強化志工與專責人員的專業能力及解說技能。
農村水保署強調,花蓮分署同仁當時帶領志工27人前往桃園、新竹、宜蘭,參訪「三水水土保持戶外教室」、「大坪社區」與「朝陽社區」等地進行共學及觀摩,相關地點皆非樺加沙颱風警戒區,過程中農村水保署及花蓮分署都密切關注颱風動態,並於第3天中午提前結束行程。
農村水保署表示,花蓮分署針對樺加沙颱風動向,都依標準作業程序,在第一時間成立應變小組,相關人員輪值、運作及勘災等工作也一切正常,絕對沒有因該次志工研習行程受到影響。農村水保署一向重視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的防災應變,往後針對相關活動的舉辦將更為謹慎,避免衍生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