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出席前行政院長張俊雄追思告別式,親頒褒揚令。翻攝畫面。
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張俊雄今(9/27)天與世長辭,享壽87歲,追思告別式今(10/11)早在高雄市立殯儀館景行廳舉行。總統賴清德在致詞時表示,張俊雄功在民主、功在國家,在美麗島事件挺身而出,後來成為民進黨10位創黨成員之一,2000年更推動政黨輪替,而且張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推動多項重要政策,張的離開是台灣的損失。
追思告別式今早10時開始,總統賴清德、前總統陳水扁、前總統蔡英文、前副總統陳建仁,前行政院長游錫堃、謝長廷、蘇貞昌等人皆到場,其中蔡英文與遺孀朱阿英握手致意時,朱阿英忍不住情緒落淚,蔡隨即擁抱安慰。
賴清德親頒褒揚令後致詞,表示今天自己懷著謙卑、感恩、不捨的心情參加告別式,他提到,張俊雄在日本時代出生,家庭是嘉義市基督教家庭,所以張一生是非常虔誠的基督教徒,而且從小就聰明過人,嘉義中學畢業後考上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就通過律師高考,更是當年狀元,表現傑出。
賴清德說,張俊雄有愛心、有勇氣,而且常說「人生的價值不在得到多少,而是付出多寡,施比受更為有福」,在高雄執業期間,就在平民律師服務中心擔任志願律師。他表示,張俊雄長年支持黨外民主運動,在美麗島事件他挺身而出並擔任辯護律師,展現台灣人的勇氣。
賴清德指出,張俊雄從1983年起就站上民主運動第一線,連任五屆立委,後來成為民進黨10位創黨成員之一,而且當時是會抓、會關、會失去生命的時代。他表示,張俊雄後來擔任民進黨秘書長,2000年擔任陳水扁總統競選總幹事,推動政黨輪替,為台灣民主跨出重要一步,可謂「功在民主」。
賴清德認為,張俊雄也「功在國家」,曾擔任總統府秘書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長等,任內推動多項重要政策,所以功在民主、功在國家,張的離開是台灣的損失。
最後,賴清德引用聖經「提摩太後書」第4章第7節「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該跑的路程,我已經跑盡了;當守的信仰,我已經持守了」,表彰張俊雄對台灣自由、民主、人權發展的貢獻。
典禮由民進黨立委賴瑞隆擔任司儀,游錫堃、謝長廷、蘇貞昌及高雄市長陳其邁擔任覆旗官,以民進黨黨旗覆棺;儀式結束後舉行告別禮拜,現場隆重哀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