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堰塞湖水估剩700萬噸 陳駿季:不會貿然取消紅色警戒

    2025-09-27 12:30 / 作者 陳祖傑
    農業部長陳駿季27日出席「第一屆食農教育大會」。陳祖傑攝
    颱風樺加沙襲台,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已造成15人罹難。農業部長陳駿季今(9/27)天出席「第一屆食農教育大會」時表示,堰塞湖從23日溢流致潰堤,壩體沖刷到113公尺,預估剩下水位700萬噸,但因為土質仍持續崩塌,等到情況許可後,才能重新安裝水位計。

    陳駿季表示,堰塞湖23日溢流、導致部分潰堤以後,目前壩頂高度已下切113公尺,剩下水位預估有700萬噸,昨天已經出動空勤總隊進行監測,但因為土質仍持續崩塌,等到情況許可後,才能重新安裝水位計,更精準監測水位,提供中下游居民警示。

    至於什麼時候取消紅色警戒,陳駿季說,現在壩體及水量都還是隨時監測中,還不確定實際狀況,所以不會貿然取消紅色警戒,要等精細的評估、專家會議等,並非行政單位可以直接下令解除。

    媒體追問,部分聲浪認為堰塞湖紅色警戒僅1天,民眾要撤離8千人不可能,陳駿季回應,馬太鞍溪的水位警戒,是由農業部負責,水位警戒會根據水位及天候動態警戒,當初是考慮自然溢流影響劃設疏散區,直到22日颱風確定襲台,加上氣象署調高雨量預測,才會下達比較多的疏散範圍。他說,雖然疏散是地方政府負責,但只要地方需要中央也會予以協助。

    對於外界爭執溢流、潰壩的差異,陳駿季說明,溢流是對於水的描述,潰壩是針對壩體結構的描述,兩者描述對象不一樣,而農業部關心的是水位什麼時候會漫出壩頂,溢流後會因種種原因沖刷及下切,「所以潰壩是溢流的最後結果」,但在溢流發生前無法判斷程度。他強調,疏散絕對不是用感覺,疏散也絕對不是用名詞去判斷。
    陳祖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