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京華城案交鋒!檢察官質疑曾多次密會柯文哲 沈慶京:只有牢騷兩句

    2025-09-25 20:17 / 作者 白廷奕
    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開完庭,離開北院。白廷奕攝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及京華城案,台北地院今(9/25)日傳喚共同被告、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出庭作證。檢察官頻頻拿出「柯文哲行事曆」,詢問沈慶京是否曾拜會柯文哲、商討京華城案。其中,針對關鍵的2020年2月20日,沈慶京解釋,他當天主要是邀請柯文哲出席延壽國宅的開拆典禮,不記得和柯文哲說過什麼話,也許有牢騷兩句京華城案。

    調查指出,柯文哲明知京華城法定容積率應為560%,且京華城公司為了都委會決議刪除120,284.39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一事,正與北市府進行行政訴訟,但為了拉攏沈慶京、積極排除反商形象,柯文哲與沈慶京多次密會,同意將京華城公司回覆樓地板面積的陳情案,送進都委會研議,而沈慶京則答應給柯文哲相對應的賄賂。

    不過,柯文哲出庭時多次強調,他擔任市長時並不清楚京華城案細節,因此,京華城公司曾在何時向柯文哲陳情,以及柯文哲瞭解京華城案的程度,都成為檢辯攻防的重點。檢察官廖彥鈞今(9/25)日主詰問時,頻頻提示柯文哲的行事曆,將每個疑似京華城案密會的日期,逐一拿出來詢問沈慶京。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京華城案出庭。白廷奕攝

    廖彥鈞表示,柯文哲的行事曆記載2017年5月有「私人行程」,對象是「沈威京」,詢問他是否曾與柯文哲碰面?沈慶京回應,可能是因為監察院糾正後,北市府仍有1年多不願更正京華城案容積率為560%,他才會拜會柯文哲討論此事。他直言,柯文哲是個好人,但當時的副市長林欽榮很爛,他還指控林欽榮,曾試圖透過白手套向他收錢,被他拒絕。

    林欽榮2017年底主持都委會第721次會議,依照監察院糾正,決議京華城容積率為560%,卻刪除沈慶京認為應永久保障的「允建樓地板面積120,284.39平方公尺」。沈慶京表示,他為此還曾找柯文哲理論,「柯文哲還笑我,說你不是商人嗎?怎麼這麼傻?當初怎麼不早講?」沈慶京解釋,柯文哲是好的父母官,願意講良心話,他找柯文哲談的當下,都委會議案已通過1個多月,因此柯文哲沒有理由說要再開都委會。

    前台北副市長林欽榮。資料照。施書瑜攝

    廖彥鈞又問,柯文哲的行事曆顯示,2018年雙方有過三次會面,但沈慶京印象模糊,不是說「應該有,但忘記為了什麼事」,就是說「沒把握當時是誰找誰」。他還表示,那時候的拜會大部分都是因為公益活動,因為他成立的沈春池基金會經常舉辦兩岸活動,10月份的拜會可能與眷村活動有關。

    廖彥鈞詢問沈慶京,是否曾在2019年邀約柯文哲用餐?但沈慶京反問,那是柯文哲第幾任時,讓廖彥鈞不禁尷尬地笑出來,連忙說是第二任,行事曆上寫威京小沈邀約,還附帶寫上另外兩個名字:吳根成、朱雲鵬。沈慶京看了看,承認確實用過餐,表示吳根成是媒體界第二號人物,對政經情勢相當瞭解,他當天是介紹大家互相認識。廖彥鈞追問,柯文哲親信李文宗有來嗎?沈慶京說「不記得」。

    廖彥鈞接著詢問沈慶京,在2020年2月18日的時候,是否曾與應曉薇見面?根據起訴書,當天沈慶京、應曉薇和助理吳順民3人,一同到北市府拜會柯文哲和副市長彭振聲,但沈慶京始終否認在場。

    對此,沈慶京今天只表示他見過應曉薇,但具體時間不記得。廖彥鈞見狀,隨即提示陳俊源(威京集團法務經理)和朱亞虎(沈慶京辦公室主任)的對話紀錄,當中,陳俊源曾說到,當天下午應曉薇會和「主席」討論京華城案。沈慶京回應,他和應曉薇曾在辦公室聊過京華城,但可能不是陳俊源和朱亞虎講的那個時間,對於兩人對話,「我只能說不知所云。」

    鼎越開發前董事長朱亞虎。資料照。呂志明攝

    京華城案,威京集團法務經理陳俊源。資料照。廖瑞祥攝

    起訴書也記載,沈慶京在2天後(即2020年2月20日),曾在朱亞虎陪同下赴北市府密會柯文哲,朱亞虎還說看到沈慶京「面露滿意微笑」離開市長室。沈慶京今天證稱,威京集團之前參與延壽國宅都更案,要拆除當地的海砂屋,2020年3月底有一場開拆典禮,他2/20赴北市府拜會柯文哲,就是為了邀請柯文哲出席典禮,不記得當時和柯文哲說過什麼話,可能有牢騷兩句京華城。

    廖彥鈞最後也提到2020年9月16日,詢問沈慶京當天是否見過柯文哲?沈慶京表示,這是因為舉辦「戀戀眷村」的活動要找柯文哲參加,但兩人沒談到京華城案。廖彥鈞見狀,馬上提示陳俊源的偵訊筆錄,其中,陳俊源表示當天有替沈慶京準備京華城案的資料,「可能」有把資料交給司機。不過,檢察官的提問有點觸怒沈慶京,他回應檢察官,不該拿「可能」的事情來問他。
    白廷奕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