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王家俊專欄:洪災看見人性光輝與陰暗

    2025-09-25 12:52 / 作者 王家俊 / 主筆
    花蓮馬太鞍溪斷橋,滾滾泥流淹沒光復鄉市區。廖瑞祥攝
    樺加沙颱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光復鄉災情慘重,造成至少17死、30餘人受傷,千餘人收容。這兩天,一幕又一幕的災區畫面,令人怵目驚心。花蓮人、光復人經歷最悲慘的遭遇。我們看見跨縣市搜救隊員馳援,也有親情和同胞的支持。

    災害發生前,有政治、學術界「朝野合作」。內政部長劉世芳2周前委託國民黨籍前部長、水利專家李鴻源,請他組團隊協助監控堰塞湖,並依模擬資料疏散約8000人;李鴻源直言,如果沒有事先做這個工作,傷亡恐怕更難以想像。至於堰塞湖能否爆破,他說,「不可能,整座山怎麼爆破」,僅能不斷監測、疏散。

    花蓮傳出災情第一時間,全國同島一命,台北、新北、台中、屏東、嘉義等藍綠縣市,合計出動上百名搜救隊員以及搜救犬、救災車輛、空拍機及橡皮艇等馳援。大水退去後,泥濘的路面寸步難行,救難隊員協助居民撤離、背負孩童脫困、救出遭壓受傷民眾,搬運中風患者甚至罹難者遺體,展現專業與韌性。

    曾在花蓮耕耘十多年的副總統蕭美琴24日前往光復鄉太巴塱教會、大進國小收容中心、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及光復鄉公所等地,轉達總統賴清德指示國軍全力投入支援花蓮,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到花蓮勘災,強調政府會和災民站在一起。這是患難見真情,不少花蓮人、光復人早把蕭美琴當作花蓮女兒。

    衛福部成立「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募款專案」,25日起接受捐款。賴清德與蕭美琴分別捐出一個月所得,民進黨立院黨團捐出新台幣100萬元。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等均捐一個月所得,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捐一百萬元,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捐10萬元。政治人物拋磚引玉。

    不過,天災依舊是朝野與中央地方合作、人性的照妖鏡。據指出,中央部會21日起九度示警撤離災民,但花蓮應變中心直至23日潰流才改一級開設,最終14位罹難者皆位於強制撤離區。卓榮泰在花蓮勘災時認為縣府撤離計畫有瑕疵,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反批政院推責任、權責在中央、僅出一張嘴,在前進指揮所爆發口角。

    此外,針對國民黨立委緊咬農業部長陳駿季8月13日指稱「沒有立即潰堤的危機」,行政院祕書長張惇涵說,網路影片斷章取義,當時堰塞湖距離溢堤還有50公尺,陳駿季也強調為了中下游民眾安全,一定會努力。民進黨團則傳出內部群組有綠委要求釋出「殺傷力消息」,並由「友軍、委員、政務人員」反擊。

    天災的嚴重性並不總是跟自然力量的大小有關;令人遺憾的是,天災到了人的手裡,政治口水也是另一種災難。

    世界銀行曾有研究顯示,台灣是世界上自然災害高風險地區之一,原因在於同時暴露於地震、颱風、水災、土石流等多種天災,且土地面積及人口面臨三項以上災害的比例極高。 這是我們最不樂見的世界第一。台灣面對中國與經濟等挑戰之外,社會韌性亟需加強防災、減災應變措施,以降低災害風險與衝擊。

    此次花蓮堰塞湖溢流,並非完全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發生。中央與地方都必須檢討,來自政府的警告、強制撤離,是否不夠明確、有力。反之,人禍、特別是無能的政治制度,卻可能把災害死亡人數推高。在天災之前,人類只能謙虛。60年前,台灣有八七水災;20年前有九二一震災;10多年前有莫拉克風災。台灣人也有擊不垮的精神。只要朝野多做事、少政治,災民就能更快回到原本平靜的生活。

    我們都是花蓮人,我們都是光復人。同島一命。這些都不應該是一句句口號。希望政客們嚴肅看待這件事。
    王家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