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左3)、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左2)、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召集人林詩涵(右2)與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王彥涵(右3)2025.9.9「民主換日線」簽署共同宣言,展開合作,在2026年選舉展開政黨合作推動議題與選舉。郭宏章攝
時代力量、台灣基進、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與台灣綠黨,選在今天(9/09)台灣解嚴日數追平戒嚴日數的「民主換日線」,簽署四黨合作宣言,宣示將推動民主升級,深耕地方,首戰是2026年選戰,四黨將合作最大化,同一選區只推一人,凝聚力量爭取更多席次。王婉諭表示,這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一次有超過兩個政黨,基於公共利益而不是利益分贓,走向務實的競合。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指出太陽花運動之後的10年,台灣出現民主與國安的衝突,政治結構的亂局,因此四黨決定攜手合作,集結本土在野能量,淘汰投機的民眾黨與亂政的國民黨,催生「正常有力在野黨」。
經過一年多的溝通與磨合,四個台灣在野黨,時代力量、台灣基進、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與台灣綠黨,今天在台北市台大校友會館舉行「四黨合作,民主升級;深耕地方,共創新局」記者會,由四黨主席共同簽署合作宣言。記者會主持人「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秘書長何語蓉說明,選在9月9日這一天「民主換日線」的概念,是台灣戒嚴長達38年右56天,在跨過今天萬上23時59分之後,就是台灣民主日子多過於戒嚴日子的關鍵時刻,何語蓉強調,「民主換日線」這一天不是民主的畢業典禮,而是民主「轉大人」的新階段,四黨合作不是席次分配而已,而是各自保持政黨主體性,一同邁向民主新的里程碑。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 (左1)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左2)、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召集人林詩涵(右1)與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王彥涵(右2)於2025.9.9「民主換日線」簽署四黨合作共同宣言,啟動2026選戰合作。郭宏章攝
記者會一開始,先由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召集人林詩涵與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王彥涵,一同將代表各自政黨的拼圖,貼上台灣版圖上,象徵四黨合作進行民主升級、深耕地方,組成一股台灣民主新的力量。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表示,這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一次有超過兩個政黨,經過一年多磨合促成合作,基於公共利益而不是利益分贓,走向務實的競合。
王婉諭指出,今天四個政黨能一起簽署共同合作宣言,是因為各黨都覺得,不同政黨之間除了彼此仇視、除了利益分贓之外,更應該要基於台灣的公共利益,我們應該要務實的走向良性的競合,這樣子明天的台灣才有可能比今天更好。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時代力量創黨以來,歷經了多次的「分手擂台」,仍在學習怎麼樣求同存異,怎麼樣不用對立的方式,能夠達到彼此的政治對話。
台灣的社會不擅長這件事情,不擅長開會,不擅長找到共識、達到合作,我希望我們四個政黨的努力,讓更多有共同期待、共同想法的人,能夠相信政治可以不一樣。王婉諭,希望四黨合作在 2026能提出讓人不用猶豫的人選,讓更多人相信政治可以不一樣,不必再含淚投票。
在四個合作政黨中,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是唯一一位男性黨主席,王興煥上台時首先打趣的表示,「我少數我驕傲,好險我沒有拖垮我們小黨聯盟的性別比例的問題。」引起現場一陣笑聲。
王興煥表示,台灣的國家治理跟民主機制所遇到最大的難題就是缺乏一個正常 而且有力量的反對黨。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所以公民社會需要一個強力的反對黨來監督制衡執政黨。
王興煥說,但是民主需要防衛,「所以我們不允許親中的政黨,以民主制衡的需求來壯大,這樣子台灣的國家安全跟民主制衡的衝突,就造成了今天行政權失能 跟立法權失控的亂象 而讓台灣的國家治理陷入危機。但是國家安全跟民主制衡不應該是衝突的,只要我們的執政黨跟反對黨都是忠誠於台灣,國安跟民主應該能夠兩全。」
王興煥強調,「民進黨無法同時執政又在野,所以台灣的政治台灣社會最需求的就是必須要有一股忠於台灣的力量,作為台灣最大的反對黨『台灣基進』對於台灣政治的切入,始終都是 從政治結構的分析,來定位自己的路徑。所以我們主張要修正目前「兩黨制包含國民黨」這種不正常的結構,我們必須要在國家認同,堅持台灣獨立。在社會民生,主張公平正義。我們要對抗藍白亂政,要監督政府施政,以這樣子的姿態光譜,來作為第三勢力以及反對黨的新選擇。」
王興煥強調,在太陽花之後本土進步的政黨林立,十年過去了,大家看到了民主跟國安的衝突所造成的政治結構的亂局,所以台灣基進、時代力量、台灣綠黨、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決定要攜手合作要集結本土在野的力量,「許台灣一個正常的反對黨來淘汰以第三勢力之名而投機的民眾黨,來淘汰以反對黨之名而亂政的國民黨,就從2026年的地方選舉開始,我們四黨聯合一起來推進台灣的民主鞏固以及國家打造。」
以台灣小市民草根代表的政黨「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黨(簡稱「小歐盟」)召集人林詩涵表示,這次與其他三政黨的合作,它不是一個偶然的、即時性的事情,其實是長達一年多不斷的討論跟不斷的磨合當中所產生出來的,在這一年當中,一步步建立彼此的認識跟理解,每個月會開一次會議,「我們雖然都是本土在野政黨,我們也有不同的想法與觀點,我們也有同樣的共同的價值跟共同的政治方向。」
林詩涵指出,在這個過程裡面看到現在台灣的政治環境,其實讓人覺得很難受 因為他看起來有非常多的對立、仇恨與非常多的衝突,「可是在這樣的政治環境底下 我們四個政黨仍然願意每個月碰一次面,好好的去釐清我們的各種的價值,去建立我們的行動的方針,我覺得這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互信的過程。那在這個過程中,也各自經歷了在各自政黨內部有很多的衝突、有很多的歧見,可是我們也一起去面對狀況 所以我覺得今天這樣的一個合作的場合,是個非常難能可貴的一件事情。」
林詩涵也提到過去一年當中,四個政黨也一起做了非常多的行動,包括在青鳥行動到立法院前,抗議國會多數政黨強行通過各種濫權法案提出,也針對托育、青年甚至是核能的議題一起去發聲。在今年5月的時候組成了民主行動隊,出發到花蓮、台中、台北、新竹等地去支持公民所發起的罷免行動,「我覺得很重要的是,這些行動讓我們更去看見,原來我們在行動當中,更去驗證了我們彼此對政治的信仰跟理念是一致的。」
林詩涵相信,這四個政黨,最核心的政治價值理念,就是相信一定要一起守護台灣的主體性,守護台灣的主權,也相信這個國家應該要更去追求公平正義,我們也認為政治人物應該要做到回應每個人民的需求,把不同階層不同性別不同族群的人的聲音跟想法,都放在我們的政治工作裡面去思考。
林詩涵強調,因為有核心價值與理念的磨合,這樣的合作不是表面的、不是虛浮的,不是只是為了把哪個政黨打倒拉下來為目標,而是真真實實的合作。「2026年的地方選舉對我們來講非常的重要,它是關鍵的一戰。」因為只有把民主更深耕於地方,才有機會讓台灣的民主基礎可以更穩固,因此這次選戰的目標不只是要不要勝選而已,關鍵是在於「勝選方式是什麼」,「所以我相信除了『小歐盟』之外,我們三位政黨的夥伴們都很相信這件事情,我們認為我們要在這個合作當中去實踐的是,我們要在差異當中去創造互信的基礎,我們要在對話當中去堅持我們各自的價值,我們也需要在這個合作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讓台灣的人民重新去相信,政治跟民主原來是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政治不只是吵吵鬧鬧而已,為台灣政治開創新局。
記者會最後,由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召集人林詩涵與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王彥涵在共同宣言上簽署,正式展開合作,在2026年選舉展開政黨合作推動議題與選舉。
四黨共同宣言指出,將推動「三個相信」的方針,包括:「一、理念是方向:價值和理念是政治的根本,不能隨風搖擺。二、合作是方法:能合作、能求同存異的政治,才是成熟的政治。三、地方是起點:政治要從生活開始,從議會、代表會基層選舉出發。」
四黨並且將依據五個原則來推動四黨合作行動:「2026 年地方選舉,我們將三個相信化為五個原則,共同行動:一、堅定顧台灣:反對中國侵略,強化國防與民防。二、清廉新典範:清廉是最低標準,自我要求重建政治典範。三、合作最大化:同一選區只推一人,凝聚力量爭取更多席次。四、公平有希望:縮小貧富差距,讓弱勢與年輕世代看得到希望。五、永續新台灣:守護山林海洋,加速轉型,留下永續環境。」
【四黨共同宣言】全文四黨共同宣言
四黨合作,民主升級|深耕地方,共創新局
我們都知道,台灣的民主陷入困境。
人民的心聲很清楚:
守護民主生活,拒絕中國侵略;
健全監督制衡,改善內政民生;
這是跨越黨派、世代的最大共識。
統獨固然是重要的議題,但兩大黨把所有議題都簡化成統獨對立,把仇恨動員當勝選捷徑,反而讓真正的問題無法解決。
選民的心聲很清楚:
投給民進黨,不甘心。因為執政的傲慢讓他們忘記初衷。
投給國民黨,不放心。因為他們始終甩不掉親中的陰影。
我們必須走出新的道路,建立能合作解決問題的政治文化:
必須守護主權,但不能用來操弄恐懼;
必須監督制衡,但不能犧牲台灣安全。
人民值得一個新的選擇,能讓民主轉大人,能讓台灣走向成熟。
三個相信:我們的方針
一、理念是方向:價值和理念是政治的根本,不能隨風搖擺。
二、合作是方法:能合作、能求同存異的政治,才是成熟的政治。
三、地方是起點:政治要從生活開始,從議會、代表會基層選舉出發。
五個原則:我們的行動
2026 年地方選舉,我們將三個相信化為五個原則,共同行動:
一、堅定顧台灣:反對中國侵略,強化國防與民防。
二、清廉新典範:清廉是最低標準,自我要求重建政治典範。
三、合作最大化:同一選區只推一人,凝聚力量爭取更多席次。
四、公平有希望:縮小貧富差距,讓弱勢與年輕世代看得到希望。
五、永續新台灣:守護山林海洋,加速轉型,留下永續環境。
我們要攜手同行,改變政治的遊戲規則:
用解決問題取代仇恨動員, 用人民自主取代恐懼勒索。
2026 年,邀請您與我們同行。
因為這條路,不只屬於四個政黨, 更屬於每一個相信改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