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調整結構!五年兵力整建報告三軍部隊轉型 學者:因應實戰需求未來持續修調

    2025-08-30 18:46 / 作者 郭宏章
    漢光41號演習2025.7.16凌晨第三作戰區執行反空(機)降作戰操演,在衛戍守備區內海軍陸戰66旅官兵用標槍飛彈對敵實施打擊,守衛松山機場安全。軍聞社
    國防部最新的「5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昨天(8/29)送至立法院,報告指出國軍已陸續完成空軍第7聯隊第45作戰隊編成、海軍陸戰隊66旅戰車營、砲兵營分別轉型為無人機營及火力營、海軍反潛航空大隊提升至「聯兵旅級」,更銜為「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及陸軍司令部新增「防空暨無人系統組」等國軍兵力結構調整案。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指出,國軍先前已展開兵力結構調整,此一報告是反應已經執行的調整工作,例如陸戰66旅轉型為快速反應部隊,更能應對敵情威脅,及戰場存活力。許智翔認為,按照未來防衛作戰需求,國軍結構調整內容可能會再繼續增加。

    針對聯合戰力規劃部分,國防部在今年最新的「五年兵力整建計畫」報告中指出,國軍依軍事戰略指導,戰力整建秉「建構不對稱作戰」、「強化防衛韌性」、「提升後備戰力」及「厚植灰色地帶應處能量」等四項原則擘劃建軍方向,並考量「機動、敏捷、致命、低成本、高存活率與備援、新興科技及人工智慧(AI)」等現代化建軍關鍵要素,排定「聯合戰力規劃要項」優序,納列「五年兵力整建計畫」籌建,提升整體嚇阻及持久戰力,強化整體國防戰力與全社會防衛韌性。

    海軍陸戰隊漢光41號演習2025年7月實兵演練中執行反空機降作戰,以人攜式刺針飛彈模擬應對中共直升機等共機。截自海軍影片


    在兵力結構調整方面,國防部表示,考量區域安全情勢,因應敵情威脅,前瞻未來作戰形態,透過國防資源分配、武器裝備籌獲期程、兵制度調整、無人機等新式武器裝備獲(換)裝,已陸續完成空軍第7聯隊第45作戰隊編成、海軍陸戰隊66旅戰車營、砲兵營分別轉型為無人機營及火力營、海軍反潛航空大隊提升至「聯兵旅級」,更銜為「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及陸軍司令部新增「防空暨無人系統組」等國軍兵力結構調整案,以建置現代化、知識化及專業化優質部隊,發揮國軍組織編制效益。


    國防部整評司與國立清華大學2025.8.26共同舉辦第21屆軍事作業研究與模式模擬論壇,由副部長柏鴻輝與清大校長高為元共同主持開幕。並參觀智慧科技、無人機、水下無人載具等研發成果。青年日報


    國防部指出,在主戰部隊方面,配合新式裝備陸續獲裝,同步檢討汰除老舊、不符未來戰場需求之裝備,並調整部隊編組人力,以具備遠距精準打擊及快速機動應援等能力;在守備及後備部隊方面,依各作戰區實際作戰場景需求、後備動員編管情形、戰力恢復限制與發揮需求等,檢討配賦各式裝備,並同步調整編組架構,以強化部隊機動與打擊能力,以建構防衛作戰可恃戰力。

    對於國防部在五年兵力整建報告中揭露國軍三軍兵力結構進行的調整,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許智翔表示肯定。許智翔認為,這報告揭露的是一直在持續進行的方案,今年初已經看到一些端倪,事實上包括陸戰66旅改編等,是更早就開始進行的。該報告是把原來的一些結構調整的初步成果跟正在執行的工作,做整理報告。

    安杜里爾(Anduril)的反裝甲攻擊無人機(或稱 遊蕩彈藥)Altius 600M-V,首批已於2025.8.4運交台灣,陸軍未來將可能增購,或新購Altius 700型。Anduril


    許智翔分析,若從台灣需要的未來建軍方向以及威脅的態樣來看的話,許多這些調整都是有它絕對的必要性。比方說陸軍新增的「防空暨無人系統組」,顯示車陸軍是把防空系統與無人載具的使用是新進需要強化的戰力。

    許智翔指出,現代戰場上會出現大量包括「專業」或者「急造」等不同的無人機。專業無人機就是像安杜瑞爾(Anduril)等比較高價、很先進的AI輔助的「自殺」攻擊無人機;急造的無人機就是像是FPV或者是一些對大疆(DJI)商用機種改裝等。但嚴格來說,如果按照目前無人載具在戰場上的造成的破壞力來說的話,以烏俄戰場或其他戰事,大概都有類似的情況,就是說,各種專業的或者是急造的無人機大量投入戰場造成衝擊,大幅提高對部隊的威脅,也大幅降低部隊的機動力。

    海軍九三軍人節影片釋出2025年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中,海軍陸戰隊以AAV7兩棲突擊車等執行陸戰隊指揮部指揮所轉移任務。截自海軍影片


    許智翔也指出,因此,可以看到目前在烏克蘭戰場上面,無人機大量運用已導致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戰是很難成建制的大規模的進行。實戰中得到的教訓就是防空能力的投入以及無人載具的應用,在未來的確是非常需要強化。
    借鑑德國陸軍的規劃,目前光是「天空突擊兵」(Skyranger)自走防空砲車,就希望能夠採購至少500到600輛。考慮到德國陸軍的規模現在其實跟國軍的陸軍相當,即使不論德國後續將大幅擴軍,但以500到600輛防空砲車在部隊比例是相當高的,也能看出這對未來其他國家的地面部隊的編制跟發展,對防空武器系統與無人載具的運用,都會變成是相當重要的建軍方向。

    另外,在海軍陸戰隊66旅把戰車營跟砲兵營轉型為無人機營及火力營,許智翔認為,因應敵情與實際作戰需求,改為快反部隊,能快速進入戰場、快速離開,去迎擊中共解放軍可能的機降,或是氣墊登陸船等快速攻擊,作為應急的快速兵力的話,此一改變是無可厚非的。

    許智翔也指出,陸戰66旅戰車營轉型為無人機營,也是務實的做法。而且對原本陸戰66旅戰車營的M60A3還有砲兵營的 M109A2,都是1970年代與1980年代的重型載台,在未來戰場上遭遇無人機等共軍攻擊火力時的破壞力與存活力,要打上很大問號。

    在海軍調整反潛兵力結構方面,中共潛艦數量遠大於台灣,加上由於中共九三閱兵先前預演已秀出號稱「末日魚雷」的大型水下無人載具「中國版波塞冬」,許智翔也認為,不論這類武器是否已經進入共軍服役,或即將進入服役,未來國軍也會面臨在有人潛艦之外,大量的水下無人載具的威脅。換句話說,台灣的海軍反潛能力確有快速強化,光是調整是不夠的,因為我們現有的現有的直升機機隊,或者是定翼機隊是不足的,所以海軍必須要持續的籌獲之外,可能也還需要有更多無人載具去協助反潛作戰。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