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救災、普發現金大扣分!支持者也難挺 綠憂內閣不大改組恐拖累2026

    2025-08-16 08:10 / 作者 陳祖傑
    行政院行政院會。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受大罷免失敗、美國關稅影響,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施政滿意度大幅下滑,綠營內部原本定調「擁賴挺卓」,但政院近期在救災、拍板普發現金的表現上,連自家民代、支持者大嘆失望,內閣改組的聲浪已經越來越大。有立委認為,卓內閣上任一年來,猶豫不決、反應慢半拍是致命傷,若不大刀闊斧改革,有志挑戰2026地方大選的人只能背負更大的包袱,「2026不要說拓展,連守住現有版圖都有困難。」

    7月26日大罷免投票遭完封、美國對台實施20%「暫時性關稅」,不止重挫綠營士氣,也讓民眾對賴清德、卓榮泰的施政滿意度大幅下滑,根據《TVBS》最新民調,賴清德施政滿意度有28%、不滿意55%;卓榮泰施政則是26%滿意,另有52%不滿意。另外,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也顯示,高達54%民眾表達不認同賴清德的表現。

    面對大罷免挫敗,綠營內部原本定調「擁賴挺卓」,但政院近期在救災、拍板普發現金的表現上,連自家民代、支持者大嘆失望,內閣改組的聲浪已經越來越大。有中南部立委就無奈表示,官員勘災本來就有「SOP」,以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為例,蘇去災區前一定會先準備好因應措施,比如高喊第一、第二預備金先拿出來,才能安撫災民,但現在的行政團隊「反應很慢」,而且調動救災的國軍人數也不夠。

    至於普發現金更是惹怒黨內不少立委、支持者,有立委就抱怨,當初所有立委都力挺政院不要發,批評藍白毁憲亂政,甚至面對選民不滿時也努力說服,「結果政院現在又發了,我們不就變笨蛋?」有支持發現金的立委表示,人民最關心的還是經濟,受天災、關稅影響,發現金沒有不好,但問題在於政院猶豫不決、論述不清,當初就應該用風災、關稅問題去切入,用「救經濟」包裝,才不會被藍白牽著鼻子走,還搞到裡外不是人。

    對於內閣改組,有立委認為,改組、甚至總辭大換血都是選項,因為行政團隊上任至今一年,在許多民眾心中已經有固定形象,要改變不易,所以823罷免投票後,會是一個「重新出發」的時間點。他表示,改組就是要展現「改變」的決心,如果人民感受不到,那改組就毫無意義,而且以現在行政團隊的表現,一定會影響2026選情,「2026不要說拓展,連守住現有版圖都有困難。」

    也有立委表示,最重要是改變行事風格,決策要明確、快速,他認為,潘孟安接手閣揆是不錯選項,因為潘跟總統賴清德共事已久,有一定默契。在閣員方面,黨內普遍認為,經濟部長郭智輝幾乎是「必換人選」,尤其日前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被問到郭脫口「把敦親睦鄰費拿掉,你看他要不要支持」時,她語帶不滿地表示,自己不是經濟部發言人,「每次郭智輝的發言都要我在這裡替他說明,我認為這確實是郭部長要好好去思考的問題」,反映出黨團已經不想再忍耐,但誰接班會是難題,雖然前部長王美花是可行人選,不過王或許不願意接下燙手山芋。

    另外,衛福部長邱泰源因遭受藥師公會全聯會強力批評,也成為下台呼聲高的閣員,但邱同時也獲得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多個醫師組織力挺,所以「仇恨值」不高,有立委認為,如果邱下台,次長林靜儀也是接棒的理想人選,不過林靜儀比較「衝」,可能會引起在野反彈,但林只要展現出專業,一切就迎刃而解。

    教育部長鄭英耀因為葉丙涉洩性平案學生個資事件,以及師大抽血等爭議,也遭點名是下台呼聲高的閣員;內政部長劉世芳、外交部長林佳龍也被部分人士點名,但黨內人士表示,大家都知道總辭能展現魄力、改革決心,但接班人選是個門檻,也是民進黨需要反思的地方:為什麼會陷入「找不到人」的困境。

    有地方民代慨嘆,「反應慢」就像傳染病,不止行政院,連黨中央也出現類似問題。他直言,「粉底液之亂就是給人家看笑話」,尤其在發言人卓冠廷發文反擊性平部後,黨主席就應該先出手滅火,阻止黨內紛爭往外擴散,結果一直延燒,賴清德才作出裁示,但中常委陳茂松不甩賴的指示,還在追著王世堅背後罵。

    黨內人士認為,雖然前副總統呂秀蓮喊話,要賴清德辭去黨主席,但大罷免雖然潰敗,卻不是全國性選舉,不足以構成賴辭黨主席的理由,但他也提醒,「反應慢」是必須改善的地方,否則以現在的狀況,2026大選難以樂觀,賴在選後勢必扛起責任。

    在立法院黨團方面,號召大罷免的總召柯建銘也面臨下台危機,有立委認為,總召一年一任,明年2月可能是柯「華麗轉身」的時間點,但柯從政多年,在黨內的輩分、地位,現任立委無人能及,吳思瑤雖然為黨團立下不少功勞,但資歷尚淺,預估會有反彈,而立法院前副院長蔡其昌會是選項之一,但要看蔡有無意願。
    陳祖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