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聯團結聯盟今更名為「台聯黨」。翻攝台聯黨臉書
台灣團結聯盟今(8/12)成立24週年,正式宣布更名為「台聯黨」,並將轉型為右派路線,主張外勞本勞薪資脫勾、反對跨性別免術換證、反對擴建性別友善廁所。
台聯黨今舉辦記者會暨黨慶茶會,秘書長王銘源表示,過去「台灣團結聯盟」之名,常被選民誤以為是民間社團而非政黨,所以簡稱台聯黨,今年並正式更名,簡潔扼要也有利於選民辨識。
黨主席周倪安表示,在世界秩序重組,中國侵略威脅日益嚴峻的現在,再繼續走左派路線,只會導致社會分化與對立更加嚴重,因此未來將走右派保守路線。
周倪安進一步說,台聯黨是精神領袖、前總統李登輝在中小企業主勸進下,為了安定政局而成立的政黨。調性上與革命、社運起家的國、民兩個左派政黨不同。以保守主義作為本黨綱領並不是刻意轉向,反而可以說是立場一貫。
周倪安並指出,國際潮流正在吹起保守政治的風潮。在美國、波蘭、阿根廷、義大利等國家,右派的政見都獲得選民支持。尤其美國在川普的執政下,以「常識」為本,強調性別只有二元、政策以本國優先、打擊非法偷渡客等,更是得到美國選民認同。
周倪安還說,台聯主張外勞、本勞在薪資、福利都要脫勾,應以本勞為優先;另反對免術換證、反對口頭變性,也認為性別友善廁所是犯罪者友善廁所,因此反對擴建。
台聯青年部主任賴其瑋表示,近年來政府在性別、勞動政策上,有左傾之趨勢。本土選民也為此出現矛盾分歧。而藍白兩黨,又與中國裡應外合。台灣急需一個能擔負責任的保守政黨才能發揮穩定政局的作用。台聯黨走向保守之路,正是目前符合台灣利益之道。
台聯2004年創黨時,吸納國民黨本土派及民進黨獨立派,路線偏向台灣本土化及台灣國家正常化,被認為是泛綠陣營之一,曾在第8屆立法委員選舉斬獲百萬票,是僅次於國民黨、民進黨的第三大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