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德州休士頓的艾靈頓機場已擁有合法太空港執照。取自AIT臉書
美國在台協會(AIT)21日透過臉書發文證實,美國現正推動的太空港計畫(Spaceport),已與台灣啟動評估合作的可行性,將以屏東九棚為發射場地,有潛力升級為未來的太空港,以台灣到休士頓為例,透過太空港將可在2.5小時直達。
何謂「太空港」,以2015年成立的美國休士頓太空港為例,是經聯邦許可的商業太空港,位於艾靈頓機場(EFD)佔地400英畝的區域內。休士頓太空港目的在成為商業航太與航空公司的樞紐,並作為研究、開發、製造與教育的中心,且獲得FAA許可,作為「亞軌道」可重複使用發射載具的發射與著陸場地。
事實上,美國商業太空運輸興起於1990年代,主要用於發射商業衛星和向國際太空站運送貨物,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於商業太空活動的興趣日益濃厚,替這個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例如太空旅遊服務等。
近年來,美國太空港在全球商業太空運輸產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依《2018年美國聯邦航空總署授權法案》設立了太空港辦公室,負責工作包括制定促進基礎設施改善的政策、提升美國太空港競爭力、支援發射及再入場地的許可活動、為現有及新的太空港提供技術協助與指導,以及在國內外推廣美國太空港。
根據美國休士頓官方旅遊宣傳單位Houston First提到,太空港計畫一種全新的運輸模式,利用大型飛機夾帶太空飛行器升空,飛至廣闊的海域上空後釋放,太空飛行器點燃引擎、垂直穿出大氣層,調整姿態後以自由落體方式重返地表,最後降落於指定機場。
這種飛行方式被稱為亞軌道(次軌道)飛行,跟軌道旅行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無法環繞地球一周,即便如此,還是可以在飛船處於自由落體時體驗失重的感覺。亞軌道飛行原先用於載運探空火箭進行實驗或是軍事用途,近幾年來,開始被用於實現太空旅行。
美國目前有10多座太空港。取自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官網
目前美國共有10幾座太空港,其中包含2家知名的私人太空港,一為SpaceX的德州基地「星際基地市」的波卡奇卡(Boca Chica)發射場;另一則為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西德克薩斯一號發射場。
至於我國的「太空港」,國科會今年3月辦理國家發射場確選址作業,定落腳屏東九棚,目前正在進行實質規劃及環評作業,現階段仍規劃以發射升空為主,但也保留未來擴充為太空港、提供降落服務的空間與可行性。國科會表示,樂觀看待台美更多太空合作可能性,具體計畫有仍待未來進一步評估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