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雙北罷團機車串聯。黃怡菁攝
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罷免投票,726將登場,將決定24位國民黨立委以及被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去留。這場因國民黨、民眾黨國會多數「朝小野大」,聯手強勢修法,包含國會職權、《憲法訴訟法》、大刀凍刪總預算等,引爆民怨,這場由公民團體發起、主導,席捲半個台灣、近一年的罷免浪潮,終於走到終章。進入最後黃金周,罷方與反罷方短兵交接,結果將改變台灣政治與立法院結構,倒數階段,《太報》幫讀者解讀,罷團最後要如何衝刺,被罷藍委怎麼催出支持者的票來自救,最後一週刀光劍影的罷免交鋒。罷免最後倒數階段,台北市5名立委王鴻薇、李彥秀、羅智強、徐巧芯、賴士葆不敢掉以輕心,連日站上街頭,掃街拜票一樣不落,台北市長蔣萬安也撩下去,週週出席造勢活動。另一方面,綠營和罷團為要讓北市5席藍委罷免全部過關,並喊出「5席全罷!守護台北!」。
面臨罷免投票的立委壓力爆棚,徐巧芯13日在「反惡罷後援會」成立大會中淚崩,可見壓力之大。不過,立委在地方上的組織基礎不容小覷,以北市為例,共劃分成456里,國民黨籍里長約260多人,泛藍無黨籍里長百人之多,藍營樁腳是否出現鬆動?以及中間選民的動向,成為觀察指標。
「雙北串騎青鳥冬鹿」車掃活動參與人數超乎預期。黃怡菁攝
北市罷免投票名單5席中,李彥秀在2024年選戰僅拿下11萬餘票,不敵民進黨高嘉瑜與台灣基進吳欣岱相加的12萬餘票。但李彥秀年初就開始積極固樁,讓港湖區呈現緊繃局面。
進入三階投票後,李彥秀和罷團「港湖除銹」都勤跑里民國旅「送車」。《太報》貼身觀察,罷團通常清晨5、6點就要起床,帶著宣傳旗幟、扇子到遊覽車停靠定點旁,趁集合時間,向拉著行李箱上車的里民,提醒726出門投票。
李彥秀幕僚同時間也會先來幫「老闆」發反罷文宣,李彥秀隨後現身走上遊覽車,向鄉親問候、拉票反罷。無法上車的罷團,則是透過綠營立委協助喊話。
港湖罷團與國民黨李彥秀拚場「送車」,爭取里民支持。黃怡菁攝
李彥秀呼籲選民726出門投下不同意票。黃怡菁攝
「明年不選了嗎?」藍里長蓋牌不表態 有別於立委選舉,這次罷免戰,許多里長不願面對媒體。某國民黨里長直言,公開表態挺藍委「是不想活了嗎?」「明年還想不想繼續選里長?」罷區里長說,現在誰表態,就會變成攻擊目標,因此部分里長選擇蓋牌,盡量避免受罷免波及,導致反罷的聲音沒有出來,不代表這些被罷立委就很危險。
上回與徐巧芯對戰的民進黨議員許淑華觀察,徐巧芯舉辦政策說明會反罷,來的幾乎都是樁腳老面孔,但里長出面極少,原因在於南松山、信義區加起來共54個里,平均1成左右里民有連署,這就足以影響里長選舉,「光這些討厭徐巧芯、討厭國民黨的人,出來反對里長,那里長就倒啦!」但一樣老話一句,里長沒有表態不代表組織沒有動,私下的支持將左右罷免成敗。
國民黨籍台北市松信區議員秦慧珠強調,罷免是「仇恨動員」,基層不敢站出來是天經地義,只能私下默默支持,才會讓罷區立委看似在「一個人的武林」戰鬥,但王鴻薇、徐巧芯積極參與里民活動,都有機會催出不同意票的基本盤。民進黨議員林亮君表示,把票催出來才是罷免成功的關鍵。
大安區是國民黨在台北市的鐵票區,羅智強6月底喊出「告急」,罷團「大安強強滾」發言人Amber認同。Amber指出,國民黨立委若催不出8成的支持者出來投下不同意票,基本上就有危險。不同於其他立委打組織戰,羅智強擅長打空戰,罷方也必須設下更綿密的空戰以「穿透羅智強的人設。」
捷運忠孝復興站、大安站為罷團宣講熱點。資料照,廖瑞祥攝
「大安強強滾」發言人Amber(左3)出席「北市5席全罷」造勢。黃怡菁攝
都會區重監督制衡 罷團要用力說服中間選民另外,都會區著重監督制衡,如何說服中間選民支持罷免,仍須加大力道。
「好煩喔!王鴻薇又不是我選出來的!為什麼還要我來燒腦要不要罷免?」住在民生社區、30歲的教保員Kiki,出身泛綠家庭,2024年投給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區域立委則是投給民進黨籍謝佩芬。Kiki表示,她當然很看不慣王鴻薇近一年來的發言姿態,但如果將她罷免掉,「會不會沒人制衡民進黨?」這成為她出門投票的重要考量。
這個狀況在台北市罷區確實存在,台北市一直以來的選區結構都是藍大於綠,即便這屆立委表現,引發中間選民,甚至知識藍、經濟藍不滿,但只要想到無法監督、制衡執政的民進黨,就會降低出來投罷的意願,讓罷團急於突破。
另外,民眾黨成功吸收首投族,許多青年選票都是「小草」,今年滿20歲就讀銘傳大學、家住新北市中和區的小A說,同學間「小草」比較多,如果公開是「青鳥」反而會被取笑,會被冠上橫衝直撞的印象,即使她支持罷免,也不敢在同儕間表態。
林亮君分析,關鍵選票確實還是中間選民,即便這是一場仇恨值高的行動,「好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要打倒的對象,但選前時刻仍回歸雙方的論述,對知識型、經濟型選民有沒有說服力?正如同傳統選戰,各方都在爭取搖擺票,當然,現在的戰場越開越多,也要看最後將收攏在哪一個議題上能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