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曾告知「京華城一放手就是100億」! 林洲民:容積差距這麼大,一般人都知道

    2025-05-22 14:51 / 作者 侯柏青
    前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到台北地院作證。侯柏青攝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對於京華城案全卸責「不知情」,但台北地院今天傳喚其舊屬、都發局長林洲民作證,。林洲民證稱,柯文哲參加居住論壇時曾說過「京華城一放手就是100億」,顯示知道價差,他也曾製作備忘錄給柯文哲,告知「只有符合都更條件才能放寬樓地板面積」,但其卸任後看到北市府核准,他痛斥「怎能用韌性城市、宜居城市、智慧城市這種『形容詞』去換容積率?」

    柯文哲捲入京華城弊案收賄,但他將責任全推給都委會,強調當初會將京華城容積率從560%放寬到678%,都是尊重都委會的決議。不過,時任前副市長林欽榮出庭時打臉,認定沒有法源依據,而且柯文哲對京華城「知之甚詳」。而另一名舊屬林洲民今天的證詞也對柯文哲不利。

    林洲民當初在檢方偵查時證稱,柯文哲2017年4月26日參加居住論壇閉幕致詞曾提到「京華城這案就回到法規」,林洲民還強調,柯文哲參與會議都很認真,全程都很仔細聆聽並做筆記,柯文哲都會認真深入了解,他的發言也不是念稿,是了解以後再說明的,當初柯文哲談到「京華城一放手就是100億」,顯示他有經過核算。

    林洲民今天在法庭上說,當時北市府都有晨會,他會在晨會報告此事,2017年因為沈慶京多次陳情,他在同年8/18在都發局辦公室會見沈慶京及幕僚林青,當時林欽榮也在現場,還有兩名副局長張綱維、許阿雪及總工程司邵琇珮。

    他後來寫了4天,把整個會面內容製作成「備忘錄」上呈給柯文哲,正本給柯文哲,副本則給林欽榮,明確告知柯文哲,在法令規範下,只能等京華城土地符合都市更新條件,才能依法給予容積率等。

    檢方問他,柯文哲參加居住正義論壇時是否提過「京華城一放手就是100億元?」價值是怎麼核算出來的?

    林洲民表示,當時都發局舉辦居住論壇,他邀請沈慶京過來參加,沈慶京則指派幕僚林青過來,當時柯文哲有講了這句話,他證稱,京華城從560%容積率到678%容積率,換算就是相差了120284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他不確定柯文哲怎麼換算價值的,但價差之大,他認為「一般人都會知道。」

    他還解釋,120284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核算容積率就是678%,當年京華城因為蓋成球形及L型的建築物,所以可以拿到這個數字,後來球體拆除重蓋,變得比原本的球體小,他們希望拿到560%容積率,還算可以理解。

    但他說,京華城拿韌性城市、宜居城市、智慧城市申請容積率,當時他已經離開北市府了,但他認為這是不對的,根本不能適用都更,而且用韌性城市來取代綠建築,用宜居城市來取代耐震,這些都不是都更。「這些就是用形容詞,魚目混珠,說這叫做類都更,我不能接受,絕~對~不~可~能。」

    他反嗆,都發局是高達千人的局處,一定要清楚討論,如果不是都更,用形容詞換取都更獎勵,「我認為我們不會同意」。

    他說,去年9月他到地檢署接受訊問,當時他已經離開市府兩年了,檢察官給他看10封公文,他第一次看到這些公文,但他並沒有白紙黑字的看到「我同意」3個字,二科的科長都說不可以,法務局長也說不可以,都審會委員也說不可以,這些公文都是永遠存在的。

    林洲民證稱,不是引用《都市計畫法》第24條違法,而是引用之後要繳交事業計畫書或財務計畫,而且,都審會時委員有不同意見,「如果有5位委員皆曰不可,結論時就是要沒人反對才能通過。」他也表示,任職北市府4年,有些公務員變成他的朋友,確實曾向他表達京華城違法取得20%的狀況,但他基於保護原則,就不說出他們的人名了。
    侯柏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