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長陳淑姿,資料照。周永受攝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今(14)日關切,在野黨主張撥補台電1,000億元,不如拿1萬元來發一發?但主計長陳淑姿表示,若不補貼台電恐讓全年電價上漲7,500元,其餘物價也會跟漲3,600餘元,兩者加總讓民眾增加負擔超過普發現金所得的1萬元。
立法院經濟、財政聯席委員會今天審查「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
鍾佳濱詢問陳淑姿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台電虧損主因為何?陳淑姿表示,主因是過去燃料上漲,台電考量民生吸收燃料成本2年約2,800億元。曾文生也說,事實上,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國際燃料價格上漲時,發電成本雖有提高,但台電當時皆未漲電價。
鍾佳濱又問,在野黨主張不如發給大家1萬元,民眾拿一半的錢來交電費,這有道理嗎?
陳淑姿表示,根據預估,若電價調漲,民眾每月增加的電費支出約625元、換算一年約7,500元;加上其他物價也會跟漲約增加3,600餘元,加起來會超過1萬元,普發現金反而讓民眾負擔逾1萬元。
鍾佳濱又詢問財政部政次阮清華,民眾拿到1萬元紅包,但物價都漲了,反而損失。而國家徵稅是為了稅收重分配,支持業發展、推動社會福利,結果沒補貼台電拿來發現金,反而造成物價波動,對誰影響大?對有錢人還是窮人影響大?
阮清華說,相關條例是為了因應美國關稅問題,經費要考慮長遠。他也坦言,若不撥補台電電費,萬一造成物價上漲,一般階層受影響比較大。同樣的問題,勞動部次長陳明仁也認同一般階層受影響比富人大。
不過,國民黨立委葉元之則在下午質詢時問主計長陳淑姿表示,是否在上午答詢時說,若台電未獲撥補1,000億,反而造成物上漲,民眾得不償失?陳淑姿表示認同。
葉元之又追問,若不撥補台電千億元,電價每年會上漲7,500元的計算單位為何?陳淑姿表示,是「一戶」。
葉元之說,普發現金1萬元是「每人」,但每年電費恐漲7,500元的計價單位是「一戶」,怎會將2個不同的單位進行加總比較。
陳淑姿坦言,兩個單位確實「有點誤差」,她現在修正,若以每戶平均2.5人計,每人每年電價上漲約3,000元。葉元之反問,若修正後台電未獲撥補,因此每人每年電價上漲3,000元,加上其餘物價也會跟漲3,600餘元,加起來也只有6,600元,怎麼會超過1萬元?官員回答問題將不同單位湊在一起,欺騙大家。葉元之表示,每人拿1萬元仍比漲電價及物價的6,600元來得多,更何況兩者不衝突。普發現金1萬元本來就不是拿台電撥補金來發放,是拿歲計賸餘來發放。
13:14發稿
15:55新增葉元之答詢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