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在野黨錯把「增資」當「補貼」 台電深感遺憾 重申核電不是萬靈丹

    2025-05-06 18:26 / 作者 吳馥馨
    台電LOGO。吳馥馨攝
    國民黨今(6)日在臉書張貼圖卡指出,台電過去3年已共獲得4200億元電費補貼,卻還漲4次電價。台電則回應表示,努力穩定物價,卻遭在野黨錯誤數據扭曲,深感遺憾,再次呼籲要重視產業界盼電價穩定的心聲。

    台電表示,在野黨引用錯誤數據、扭曲台電協助穩定物價、減煤減排的努力,台電深感遺憾,並再次鄭重澄清,首先近年政府對台電的增資為強化電網與穩定供電建設所用,並非「補貼」,無法直接填補虧損。台電虧損的主因,是俄烏戰爭導致國際燃料價格飆升,各國電業也多有虧損、漲價,非台灣獨有。

    針對圖卡指稱「連續補貼三年4200億元電價仍漲」,台電說明,其相關數據嚴重錯誤,政府過去撥補台電,只有500億元是用於彌補虧損的補貼,有2,500億元屬於增資,用來投資台電規劃的「穩定供電建設方案」,加速落實多元電源開發並提升系統韌性,僅限於增加投資,無法用於打消虧損。

    近期工商協進會、工業總會、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等工商團體均表態支持預算撥補,盼能避免電價與關稅的雙重衝擊。

    台電曾在2022年獲政府增資1,500億元,2023年在疫後特別預算中獲500億電費補助,以及2024年政府二度增資約1,001億元。換言之,過去3年只獲政府資金挹注約3,000億元,其中真正入手的電費撥補只500億元。

    國民黨指補貼電4200億,但電價照漲。截自國民黨臉書


    針對圖卡誤稱「錯誤能源政策導致虧損」,台電指出,俄烏戰爭導致燃料上漲才是近年虧損主因。2022年至2024年,台電為減緩物價衝擊,吸收民生電價近2,600億元、產業電價未調足成本近3,400億元,總計吸收近6,000億元。

    國際經驗也證明,核電占比較高國家,電價漲幅與補貼並未較少。以韓國與法國為例,2020至2024年間的電價漲幅皆高於我國,而2022至2024年間,日本政府以預算補貼約新台幣5500億元,法國政府亦補貼約7000億元。

    台電也說明,台電近2年外購綠電僅占總支出約1成,且2024年已有8成綠電由業者直供民間。躉購制度也是世界推動綠能發展普遍使用機制,並非台灣獨有。

    至於圖卡將核電除役等同於「用肺發電」,更與實際數據不符。2016年以前核電占比較高時,台電火力電廠空污排放為10.7萬噸,為歷年之最。經由「以氣代煤」與空污防制設備升級,2024年空污排放量降至3.4萬噸,電力排碳係數也由每度電0.530公斤降至0.474公斤,空污減幅近7成,顯示空污狀況已大幅改善。

    國民黨指錯誤能源政策以致全民用肺發電。截自國民黨臉書


    針對「啟用老舊備用機組」的說法,台電澄清,依《電力設施空氣污染排放標準》,緊急備用電力設施在一定條件下,全年運轉時數不超過720小時,為了因應極端氣候與水情變化,台電調度緊備機組讓供電更穩定。緊備機組並非所謂老舊機組,其排放仍須符合環保法規,調度緊備機組更是穩定供電重要手段,不應遭到曲解。

    台電強調,供電穩定應是社會最大共識,能源選擇也應是複選題。特定人士將核能當作萬靈丹,視為解決發電成本、空污、虧損、能源安全等議題的唯一解,卻反對、批評其餘所有能源選項,對我國能源轉型毫無助益。

    台電也表示,主張核能延役,更應務實面對核能安全、核廢處置及社會共識的三大前提,並非透過修法或公投便能達成。期盼各界共同支持能健全台電財務的預算撥補,才能持續投資電力建設,強化電力系統韌性,穩定供電。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