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副董事長、秘書長羅文嘉2025.2.21主持例行記者會。郭宏章攝
中國方面在寒假期間邀請台灣的大學生赴四川參加冬令營,但國台辦官員卻在開營儀式對台生講話,鼓勵「堅決反台獨、推動祖國統一」,繼陸委會指此舉可能涉及觸法之外,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今天(2/21)表示,若對岸打著交流的旗號,從事單方面在執行和落實對岸政治統戰、達成政治目的的話,就有違反最早交流的本意了。另外,對於元宵節前後,湖北省台辦訪台時已跟海基會副秘書長蔡孟君約晤,但苗栗縣長鍾東錦卻否認,羅文嘉表示遺憾,認為這就違反了兩岸兩會在進行交流的承諾以及默契。
海基會今天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由秘書長羅文嘉主持,副秘書長黎寶文陪同出席。有記者提及,中國海協會等單位,日前透過網路在台灣招攬台灣大學生在寒假期間赴四川省冬令營旅遊,但是國台辦副主任在「開營儀式」談話鼓勵參加的台灣學生堅決反對台獨,然後為推進祖國統一來貢獻青春的力量,陸委會昨天回應表示,民間單位與中共的黨政軍機構來進行合作,可能會涉及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之1的規定,有記者問海基會是否會與海協會溝通此一情況? 海基會如何看這樣的動作?
海基會發言人、副秘書長黎寶文,攝於2025.2.21。郭宏章攝
海基會羅文嘉秘書長表示,其實如果兩岸雙方有默契,通常在真正的交流場合,都不會為難對方,以及為難參與的人員和單位,所以有關政治立場不同的部分,通常主辦方基於尊重來訪客人或是客人尊重主人,不會在公開的場合來就自己的立場,要強加於對方的立場上,這是一種默契,也是一種體諒,也是兩岸往來的一個比較健康的方法。
羅文嘉進一步表示,但是,如果所有的交流場合,是打著交流的旗號,可是其實在執行和落實對岸政治統戰、政治目的的達成,那其實這個就有違反最早交流的本意了。
羅文嘉也指出,針對對岸邀請台灣的年輕人或是學生也好,其實年輕人的學生,彼此兩岸多往來,並沒有什麼不好,可以了解到對岸彼此雙方的歷史、還有現況。但是針對這種了解的過程,違反了原來交流本意、公開的、強迫式的、不允許討論的、只傳達一方的這種政治主張,確實不僅不適合,也十分可能違反台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的條文。
羅文嘉說,首先還是要提醒對岸,要珍惜交流的機會跟管道,不要把違反交流目的、本質的統戰,強行加在這些交流活動上面。第2,海基會要提醒國內,如果配合對岸這樣的統戰作為,其實有可能也會觸及相關法律。
羅文嘉也舉例,昨天出席新北市一場與陸配聯誼活動,知道不少陸配在網路上分享兩岸生活與社會差異,羅文嘉予以高度肯定,認為兩岸分立70多年,兩岸社會有許多不同,也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成長背景,因此確實需要多了解。
羅文嘉進一步指出,更擴大來講,兩岸分立已經70幾年了,已經有完全不同的價值跟主張,也是不同的政權、不同的政治體系,所以其間一定有很多很基本的差異,交流是有作用的,交流有幫助了解,這是之所以在總統或政府主張推動健康有序交流的目的。
關於教育部昨天提出有三所對岸的大學是直接隸屬中國統戰部,相關本國的政策,不再認證這三校、也禁止台灣的大學與這三所大學交流。對此,羅文嘉表示,「海基會站在在處理大陸事務、兩岸事務的第一線的經驗和觀察,我們支持教育部的作法。」
羅文嘉強調海基會支持教育部的作法,「原因是什麼?交流本身不是目的,交流是手段,是過程。透過這手段、過程要追求什麼目的?對於台灣、對於中華民國來講,我們透過交流希望達到的目的是:確保台灣中華民國的國家主權,以及確保台灣自由民主體制和生活方式,這是我們進行交流的目的,透過交流手段來鞏固、確保這兩個目的。」
羅文嘉進一步指出,如果交流產生的作用是另外一個,是自我矮化或放棄我們國家主權或侵蝕到國家主權、侵蝕到國家利益、侵蝕到我們民主制度,那這個交流基本上與我們國家利益和目的就是相違反。那它相對的可能是對方的目的,變成交流是對方的手段,它達成對方想要達到目的--矮化台灣、不承認台灣作為一個中央政府、一個主權國家的事實。甚至我們看到在很多的事務上,中國大陸口頭上跟我們交流,可是實際上過程中是出爾反爾,不斷的只是想要削弱台灣的主權國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