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前海上幕僚長武居智久(左1),出席2024台北安全對話,建議民主國家應強化溝通及建構韌性,共同合作應對。郭宏章攝
國防安全研究院主辦「2024台北安全對話」於今天(9/12)登場,出席對話的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戴維森學院教務副校長任雪麗(Shelley Rigger)指出,台灣自二戰後,在戰略及政治層面一直是反共堡壘,不過,儘管美台關係重要,任雪麗建議,台灣不應侷限於台美關係,應與更多其他國家建立廣泛合作。而日本海上自衛隊前海上幕僚長武居智久也指出,在俄烏戰爭後,中國配合經濟施壓手段,致使民主國家立場分化,不易團結,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無法發揮作用,武居幕僚長建議民主國家應強化溝通及建構韌性,共同合作應對。
2024台北安全對話舉行,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Kelly Craft(前排左二)、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前排左三)、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前排左四)等合影。廖瑞祥攝
國防部智庫國防院主辦「2024台北安全對話」今天上午議程,分別針對「民主挑戰與韌性強化」、「中國長期全球策略與安全挑戰」、「台灣對全球安全的重要性」三項議題深入研討。前美國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現任美國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兼任教授簡以榮(Ivan Kanapathy)認為,對於北京而言,台灣是中國軍事力量深入太平洋的前沿平台,也是民族、主權問題。但台灣擁有強大的科技實力,於美國國會享有兩黨廣泛支持,地緣戰略位置重要,若台灣落入中國勢力範圍,將損害美國同盟信譽。
印度外交部智庫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喬許(Yogesh Kumar Joshi)認為,習近平積極建立民族復興的「強國夢」,建設科技強國,分化西方聯盟,並示警北京正透過軍事擴張、經濟脅迫等手段,重塑全球秩序,對外野心不僅局限於台灣。
韓國國家安保戰略研究院院長韓碩熙指出,習近平深信當前國際環境格局是「東升西降」,然自2018年美國加強對中國的制裁策略,加上《國安法》及疫情政策影響,中國遭受內憂外患導致經濟下滑。此外,中國積極自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強化沿線海陸國家關係,不但被視為「21世紀的新帝國主義」,現正面臨資金縮減、債務等問題,各國的批評也日益增加,同時世界各國呈現高比例的「反中」民意,評估中國想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大國的目標,短期內不易達成。
針對近年中國加強「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等發展中國家關係,提升經濟援助,擴大外交合作,法國前駐摩爾多瓦大使安德利尤(Pierre Andrieu)認為,中國自認是發展中國家,兩方關係長期友好,但全球南方國家雖然反西方,但面對中國擴張影響力,在外交政策上未必與中國一致。
日本海上自衛隊前海上幕僚長武居智久也指出,烏俄戰爭以來,中國與俄羅斯積極於國際領域加強外交合作,輔以中國經濟施壓手段,致使民主國家立場分化,不易團結,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無法發揮作用,於此民主國家應強化溝通及建構韌性,共同尋求更多的合作方向。
日本海上自衛隊前海上幕僚長武居智久建議民主國家強化溝通合作應對俄烏戰爭後的國際局勢。圖為德國海軍巴登符騰堡號巡防艦,2024年8月抵達日本橫須賀港參加聯合演習。日本海上自衛隊橫須賀地方總監部X
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研究與戰略副執行長納吉布拉(Vina Nadjibulla)亦持相同觀點,她指出,中國正利用民主國家的開放社會體系,加強對各國的滲透,干預政治與社會運作。對此,鑒於美國無法單獨抗衡中國,民主國家有必要持續溝通,深化合作應對挑戰。
美國國際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實力計畫主任林碧瑩(Bonny Lin)認為,隨著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美國全球地位下滑,中國雖然仍面臨內部諸多問題,但處理對外問題強勢基調並未改變,且在應對台海、南海問題亦漸失耐心。須關注的是,作為全球兩大強權,中國與美國關係生變,北京雖仍期待和平相處,卻同時也強化軍事擴張,深化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此將不利未來美中關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