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它的,反正蠢蛋和煙都想往高處走,等著看,我會獨自爬上最高峰⋯⋯(植村直己)。」邇來,國內山難致死案件頻傳,這讓百岳老查想起這位世界級的日本登山冒險家植村直己的二三事。
登山,「甘心於履危,未必逢禍;縱意於處安,不必全福。」登山,常處於天有不測風雲之中,但登山者每都步在臨危履深之境?「死不過是去一趟最新奇的旅行而已(莊子)。」
植村直己這一生的山行,就是最新奇的旅程!或許你會問:他,憑藉著什麼神力、神助,締造如此「成就」,不僅是日本第一,更是世界第一?而且被譽為戰後日本最偉大的探險家。他,不知為何而生,但確實是為山而死!
他,一位靦腆的農家子弟,為何會與山結生死之緣?當他深深地愛上登山之後且幾乎以山為家?難怪他父母都不可置信地問他說:「為什麼要背那麼重的東西去爬山?」在上大學之前對山毫無具體概念,19歲考進了明治大學農學院農產製造系(即現在的農藝化學系)之後,糊裡糊塗地成為登山社的一員,參加了校內的登山運動俱樂部,從此踏上登山不歸路,開啟了他不凡的一生?
他的一生不怕烈陽炙烤、無懼冰雪凍骨;他只怕,這一生碌碌無為?他沒有被教條所羈,也不必要活在別人的觀感裡,更不會讓他人的指指點點來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與想望!他,1941年生,身高雖只有162公分,但志氣卻和大山一樣高。為了登山,練就了強健體魄和驚人的體能!在大學期間,就登遍了日本的所有名山。
他,為何有這麼大的勇氣,在大學畢業後帶著打工攢來的110美元,隻身飄洋過海,展開一生的多國之旅及名山之攀?而在那個登山風氣及登山科技裝備等都還不甚發達的年代裡,植村直己所處的年代攀登裝備極其簡陋,獨自一人不斷攀登、不斷打工賺錢,物質生活極其簡單刻苦,幾乎沒有娛樂花費,把僅有的一切都用在攀登大山上,一個個的登山及戶外探險奇蹟被創造出來,也書寫著他不凡且壯闊的人生歷程。
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堅持。他,以43歲英年,創造了在嚴冬獨攀麥金利峰成功的第一人(此山他已在夏天成功獨攀過一次),卻因此而長眠於此冰天雪地的高山間(迄今未被發現),也走完了壯麗之一生,或謂得其所哉?他,體內藏著什麼力道和驅力,何以在短短數年內能夠完成這些「壯舉」?幾乎已經到了登山的「大神」等級:
1.完成徒步縱走日本列島3000公里(歷時52天)。
2.1973年完成格陵蘭3000公里的單獨雪橇之旅(含訓練共歷時近一年)。
3.1978年,完成北極圈上12000公里的單獨雪橇之旅(歷時103天)。
4.完成全球首位成功登上地球五大洲之最高峰。(1966年7月獨攀歐洲最高峰~白朗峰。1966年10月,25歲時獨攀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峰。1968年4月,獨攀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1970年5月11日,團攀亞洲聖母峰。1970年8月,獨攀北美最高峰~麥金利峰。)
5.隻身以60天時間,一個人搭木筏(幾根圓木綑綁在一起)順亞馬遜河漂流了6100公里直到出海口,期間只要有所差錯,便葬身在杳無人煙且滾滾泥流之食人魚口中。這個發心與執行是不是太過瘋狂?
你若不想做,會找一個或無數個藉口;你若想做,會想一個或無數個辦法來克服困難。他,為何能夠以一文不名的登山家之姿,獲得了:
1.1978年獲頒日本菊池寬獎。
2.1979.02.在倫敦市政大廳獲頒一頂純金絲編織的桂冠~「1978年國際體育運動最勇敢者」(相當於體育運動的諾貝爾獎)獎賞稱號,據悉此項榮譽只有當年全世界優秀運動員中被評選為最勇敢的人。
3.1984.04.19.日本首相中曾根親自將日本國家最高榮譽獎~「國民榮譽獎」授予植村直己。人們更在植村的家鄉籌建「植村紀念館」。
4.2013年日本所做的一項國民最喜愛的100個偉大人物的調查當中,排名第一的是織田信長(註:在日本歷史上,與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兩人並稱「戰國三傑」),而植村他這位登山家則排在第85名。登山人能夠成為國家的「偉人」,豈是偶然?
他,為何有如此堅定的意志,這股「只要有信念,就能做到一切」的信心,超乎常人太多太多?他,不斷挑戰人類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也許,他的經歷已難以再複製,但其追隨夢想的歷程將會被追隨著?
植村直己說:「我的獨攀是對追求未知事物與可能性的挑戰,把格局放大的話,也可說是對人類潛力的挑戰。」他,不斷探險、冒險,以最克難、最陽春、最耐苦方式,一個人拎著登山大背包,足跡遍及世界26個國家,實際探索不同種族、文化之精采旅程。他還強調說:「我至今所有的紀錄,都是在一個個堅強的決心下,凝集所有精力去克服完成。而且我有信心一定能完成。」這股異於常人的毅力、這種赤子之心的「傻勁」,普天之下,幾人能企及?
獨攀,完全獨攀,靠自己勞力賺取旅費,他認為「仰賴外部援助為一種羞愧,把賺取冒險盤纏的體力活當成一種義務。」就這樣用最平價的裝備(甚至是別人淘汰的舊裝備)、最克難、最撙節的方式,一次次完成了挑戰大山的夢想,也一次次締造了人類攀登史的新紀錄。
當其貫山林,生死安足論?正因為對登山的執著,幾乎大半生都與山、與大自然為伍,最後也被大山所收留!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復何恨?只能說「英年早逝,世上少一才俊;世事無常,天堂多一棟樑。」植村直己以山而生,以山而死,用生命換取了對行山的追求,對自己徹底的誠實,他的這一生也因山而既完美又誠實地「歸零」,這是生命體悟的精采過程。行山者逝已遠,典型今猶在!
與孤獨的自己作伴是無上的快樂,自己內心的聽眾就是自己的好朋友。植村直己以自我為伴,走過千山萬水,對山、對登山了然於胸,他曾很剴切的說:「登山不可以優劣視之。簡單來說,即使是健行的小山,只要登山人在走完之後,留下了深深的記憶,這就是真正的登山。」
誠哉斯言!山有大小之別,攀登有難易之分,攀登過程中你從山得到些什麼?又能助益你些什麼?這才是重點、才是不枉費千辛萬苦地攀登!「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植村直己起於山也終於山,這股冒險精神與勇氣值得傳頌!
原文出處:Facebook(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