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牌號碼「凱達格蘭大道1號」──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裡是某戶權貴人家的豪宅,外頭沒有任何牌示,原來這棟氣派的建築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曾為日治時期總督官邸,時代更迭,現在隸屬於中華民國外交部,是重要的國家迎賓場所:台北賓館。
歷經百年,台北賓館時任皇宮的氣勢不減。
「我有酒,你有故事嗎?」台北賓館有喔。台北賓館最初名為「台灣總督官邸」,興建於1901年,是總督住所與宴請國賓、皇族的招待所,地位崇高。台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認為,必須興建台灣神社1與總督官邸,才能讓日本信仰深根台灣,以及彰顯皇族權威。
畢竟是皇宮,當然得越奢華越好,不惜砸重金還在建造過程中不斷追加經費,當時民政廳廳長後藤新平因此被召回日本國會報告,面對上頭質疑,他以唐詩「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回應(白話文:沒看過皇宮的壯麗雄偉,又怎麼知道天子的崇高尊貴?),在後藤新平的業務手腕下,最後讓國庫出資217,000日幣,當時引來強烈批判。
接著,台灣總督官邸風光落成,分為洋館與和館,作為總督住處與迎接日本皇族與國際貴賓的場所,也是日本唯一在殖民地興建的皇宮。
台北賓館目前一個月開放一天供民眾參觀。
日本人不只蓋新建物,當時也拆光許多台灣代表建築,如現今台北228公園附近,原有座建於1888年的台北大天后宮,是清代台灣巡撫劉銘傳時期官民合資所建,為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當然,對殖民台灣的日本人來說,無非是一大威脅。諷刺的是,佇立於總督官邸後方日式庭園的石獅子,是台北大天后宮的石獅,本來台灣人信仰的靈獸,卻硬生生被調職到日本皇族底下了。
石獅子:「你有想過我的感受嗎?沒有,你只想到你自己。」(設計對白)
「台灣總督官邸」歷經兩代,初建造時由日本建築師福田東吾、野村一郎設計,以文藝復興式風格2為主,是磚造與石材混用的二層式建築,現在仍可看到其工整、對稱的立面基礎。
十多年後,木製屋頂被白蟻侵蝕,由建築師森山松之助進行改建,改建方向仿效法國宮廷式建築,屋頂改為高聳的馬薩式屋頂3,建築樣式也增添巴洛克式風格4,建築立面多了華美曲線的雕刻,陽台立柱也由單柱增至雙柱。
內部則改建為櫸木拼花地板、毛絨地毯和絲織窗門簾,再加上金色色調和花葉裝飾、垂吊水晶燈,讓原本中規中矩的官邸多了幾分藝術的奔放感。童話故事裡你想得到的浮誇裝飾,幾乎都放上去了。
台北賓館內部金碧輝煌。
法國凡爾賽宮就是巴洛克建築的代表之一,當時歐洲皇族興起這種戲劇化、華麗誇張的建築風格,日本明治維新帶起西化風潮,建築師森山松之助引進後,使第二代台灣總督官邸在當代亞洲是多麼搶眼、新潮的建物,就算擺在現代的台北市,歐式貴族的魅力依舊令人驚嘆。
原本規矩的文藝復興風,改建後多了許多巴洛克裝飾,如照片中的金色花葉、水晶燈,要多浮誇就多浮誇。
幾乎每一間迎賓房都設置英國進口的壁爐,壁爐上的巴洛克式花雕、維多利亞磁磚是特色,且每一個壁爐裝飾都有所不同。
故事終於來到戰後,一度作為台灣省主席官邸,1950年總統府改名為「台北賓館」,兩年後當時的外交部部長葉公超在台北賓館與日本政府簽訂《中日和約》。1963年撥交給外交部,曾花費4億整建,現作為舉辦宴會、招待貴賓使用,偶爾也舉行慈善或藝文活動,和以往用途並無太大區別。
現在,台北賓館每個月的第一個周六會開放供民眾參觀,親臨感受建築的歷史意義與藝術風格,其高聳、寬大的格局,的確頗有皇族氣勢,讓人拍拍照之餘,心中不免敬畏三分。
若要查詢台北賓館開放日期,請上外交部網站。
「第二居間」(第二起居室)是總督的臥室,屋頂特別挑高,東西北三側都有通道直通陽台。
註1:同時期日本在劍潭山山頂動工建設「台灣神社」,主要祭祀死於臺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日治時期最重要的神社。1945年被拆除,原址改建為圓山大飯店。
註2:文藝復興式建築興起於公元14世紀的義大利,講究秩序與比例,擁有嚴謹的立面與平面構圖,以及傳承希臘羅馬古典建築的柱式系統。
註3:馬薩式屋頂一般為雙坡形式,台北賓館屋頂兩側以鐘形收邊,中間開有老虎窗。
註4:巴洛克式是歐洲17世紀的建築風格,賦予建築戲劇性的動感,常見波浪狀曲線或各式花樣雕刻、金箔貼面裝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