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女子拳擊金牌林郁婷。陳國偉攝
新接掌拳擊運動的「世界拳擊」(World Boxing)日前宣布,凡參加9月4日於英國利物浦舉行的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的所有選手,賽前包括台灣的林郁婷在內,都須通過快篩性別檢測,以確定符合參賽資格。
依照規定,參賽者須通過聚合酶鏈鎖反應(PCR)或其基因檢測,確認出生時的生物性別,檢測判定標準在於受測選手體內是否有Y染色體,世界拳擊主席范德佛斯特(Boris Van Der Vorst)公開表示:「世界拳擊尊重每位選手尊嚴,盡可能包容,但拳擊是格鬥運動,我們有義務確保比賽安全與競爭公平。」
2024巴黎奧運金牌得主、阿爾及利亞女將卡莉夫 (Imane Khelif)今年6月因規則爭議,拒絕參加荷蘭賽事。當時WB宣布性別檢測規則時,曾點名卡莉夫引發批評,隨後主席范德佛斯特為此公開道歉。
事實上,近代運動員曾使用過染色體檢測確認運動員性別,1990年代後逐步棄用。多數運動項目改以「荷爾蒙檢測」判定資格,但衍生「天生睾固酮偏高」女性選手是否能參賽的爭論。
WB進一步說明,若屬「具男性化影響的DSD(性別發展差異)運動員」,僅能參加男子組比賽;若帶有Y染色體,卻仍希望參加女子組,需接受更完整檢測與評估,相關檢測提供申訴管道。
今年稍早,世界田徑總會(World Athletics)率先恢復染色體檢測,規定女子選手一生至少檢測一次,要求所有世界錦標賽參賽者,最遲須在9月1日前完成檢測結果提報。
過去兩屆奧運女子拳擊,皆由國際奧會臨時工作小組執行,2023年成立的「世界拳擊」,脫離爭議的國際拳擊協會(IBA)後,獲IOC承認,未來將主導2028洛杉磯奧運的資格賽,本屆世錦賽也是WB接手執掌以來,首屆年度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