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 21:35
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位研究量子力學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ing effect)的加州大學學者共同獲得。穿隧效應是量子力學百年多前開始建立時諸多反直覺的神祕現象之一,也曾一度是進入奈米製程時,晶片製造工程師必須克服的頭痛問題。如今,新的晶片製造技術不但反過來利用了穿隧效應,這個現象更是成為當今開發量子電腦的基石。
2025-09-26 16:44
經濟部能源署今(26)日公布「11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有別於前年因「分母變大」、去年「務實檢討」而二度延後綠電占比達20%的時間點;今年報告仍維持2026年11月再生能源占比達20%的目標不鬆口。
2025-09-23 08:29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美股代碼NVDA)今日(9/23)宣布計畫向OpenAI投資高達1千億美元(約台幣3兆元),用以建設以輝達GPU為核心的下一代超大型人工智慧數據中心,雙方合作規模之大,就連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都形容「史無前例」,消息一出立刻震撼市場。
2025-08-26 17:49
AI霸主輝達推出機器人大腦新平台 Jetson Thor,研華為輝達全球 Elite Partner,現已正式推出搭載 Jetson Thor 的 MIC-743 整機系統,並同步宣布 MIC-742 機器人開發套件將於九月中開放訂購。
2025-07-31 22:25
拜人工智慧(AI)產業飛躍之賜,科技巨頭微軟(Microsoft)31日市值突破4兆美元,成為繼輝達(Nvidia)之後,全球第2個市值破4兆美元的上市企業。
2025-07-30 07:00
美股屢創新高,AI科技股成為主要推升動能。儘管面對快速上漲的市場,不少投資人仍猶豫是否還要進場,或趁高點獲利了結?鉅亨買基金表示,AI帶動的並非短期炒作,而是深層結構性變革的起點。每一次創新高,都可能是下一輪產業升級的起跑點。對投資人而言,現在並非離場時刻,而是應將目光放遠,持續留在場內,才能把握住AI長線紅利。
2025-07-02 19:44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今晚(7/2)舉辦第十二屆首次會員代表大會,由理事長童子賢主持。他致詞時指出,自AI飛躍進展、能源轉型的迫切需求,到地緣政治引發的關稅壓力與國際經貿秩序重組,機會與風險交織並存。對企業而言,目前的經貿局勢固然提高了外部不確定性,但也突顯出產業靈活調整、務實應對的韌性。
2025-07-01 09:59
法國「重點週刊」一篇比較美、中軍力的分析指出,儘管解放軍在許多領域取得技術進展、加速追趕,也在社群媒體上吹捧宣傳,但軍力仍遠落後美國,且共軍腐敗與「清洗」更自削力量。然專家示警,台灣不可志得意滿、故步自封。
2025-06-20 16:52
股神巴菲特今年在波克夏股東大會公開宣示,將長期持有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並強調「50年都不會賣」,展現對日本經濟改革和企業文化的高度信任。群益投顧今天攜手復華投信舉辦專家論壇,解析日股走勢具多頭行情基礎,看好中長期資金逐漸轉向非美國市場配置,日股具護城河的龍頭股、可轉嫁成本的成長股,將優先吸引資金青睞。
2025-06-19 22:04
台灣時間6月17日,日本與美國球界因大谷翔平以投手身份復出而一片歡騰,而就在當天,曾為他翻譯的水原一平卻在當天向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聯邦監獄報到,正式開始長達約4年9個月的服刑生活,西班牙媒體《Marca》美國版在報導中強調,「大谷翔平生涯的暗黑劇場終於落幕,接下來他將能全心專注於場上的競技」。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