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19:07
據日本媒體今天(10/8)報導,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揭曉,由日本京都大學的教授北川進及另外兩位外籍學者獲獎,北川進今天受訪表示,研究受到肯定,非常高興。他來自科研實力雄厚的「京都幫」,也與台灣頗有淵源,曾與我國的輔仁大學、清華大學等校進行學術交流。
2025-10-07 21:35
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位研究量子力學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ing effect)的加州大學學者共同獲得。穿隧效應是量子力學百年多前開始建立時諸多反直覺的神祕現象之一,也曾一度是進入奈米製程時,晶片製造工程師必須克服的頭痛問題。如今,新的晶片製造技術不但反過來利用了穿隧效應,這個現象更是成為當今開發量子電腦的基石。
2025-10-06 18:53
週一(6日)宣布的2025年諾貝爾生醫獎由日美共三名學者獲得,其中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坂口志文的研究是三人中最先開創先河的突破。日本至今已經有29人獲得諾貝爾獎,尤其是在科學領域方面近年頻頻獲獎,基礎研究能力雄厚有目共睹。
2025-09-19 16:02
年度「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得主18日揭曉,有研究團隊好奇日本和牛被塗上斑馬般的條紋,是否有助防蚊,還有人探討蜥蜴偏好的披薩口味,這些實驗成果獲得主辦單位肯定。
2025-03-23 22:32
美國川普政府陰晴不定的關稅與貿易政策,正使全球投資人陷入不安的情緒。但在此刻,除了川普,許多人也在問另外一個問題:已經走了超級大多頭的股市,是否正在重演2000年的達康泡沫(網路泡沫)?
2025-03-17 15:13
每年10月是諾貝爾獎頒布得主的時候,不過台灣長久以來都與該獎項無緣。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日前在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上,提及台灣至今未能培育出諾貝爾獎得主,實在丟臉。今(3/17)他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時補充,他是想提醒學界,過度追求論文數量,反而可能本末倒置,影響研究發展。
2025-03-13 14:38
諾科獎2025年台北峰會將於5月初登場,邀請3位諾貝爾獎得主及1位圖靈獎得主,4位重量級國際大師即將連袂來台,除了走入校園與年輕學子面對面交流之外,並將以「AI-超級運算改變研究方式」為主題與產學界互動交流、激盪智慧火花。
2025-02-20 18:10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2/20)日批評,台灣科研經費持續成長卻無諾貝爾獎得主,大學應該要檢討,對此台大校長陳文章則呼籲除了研究計畫期程拉長、增加研究團隊外,也應先協助參與國際學術組織,如支持本土學者參與國際研討會等,研究在國際上受認可,才可能獲得提名。
2025-01-06 12:14
第五屆李謀偉科學論壇1/5圓滿落幕,本屆論壇由李長榮教育基金會主辦,國際化學總會(IUPAC)主席Ehud Keinan教授領軍的科學諮詢委員會全程規劃,透過嚴謹的主題設計與講者甄選,聚集了國際頂尖科學家與國內外青年學者,共同推動跨學科合作、促進創新研究,並深化生物化學和化學生物學在實際應用中的影響力,成為驅動科學創新與永續發展的重要孵化器。
2024-10-31 14:33
中國人權許志永被認為是繼劉曉波之後最重要的異議人士。為了爭取與未婚妻通信的權利,他在獄中已絕食近一個月,健康狀況令外界日益憂心。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