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6 09:51
台股股王信驊衝鋒,輝達新平台助陣AI伺服器放量,訂單能見度明年沒問題!美系外資表示,信驊AST2600 與 AST2700 兩款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BMC)晶片將在明年成為強勢產品,AST2700 滲透率會超過 15%,看好BMC市場增溫,上調信驊今明後3年每股獲利,目標價也從6500元調升至7500元。
2025-11-24 17:27
記憶體近期缺貨已成為科技界大新聞,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3260)董事長陳立白今天(11/24)表示,全球DRAM、NAND供給緊縮,市場缺貨情況已達近20多年最嚴峻,預計DRAM明年「有可能呈現全年吃緊」。另外,AI、CSP(雲端應用服務)需求「又快又猛又長」,各家客戶「有錢也買不到貨」,採購代表只能跪求保住工廠產能。
2025-11-20 07:25
全村希望AI霸主輝達 (Nvidia)財報揭曉,獲利與營收均優於市場預期,並釋出強勁的第四季銷售展望,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一句 GPU Blackwell 的銷售表現「好到爆炸」,激勵股價在盤後上漲超過 5%,台積電ADR反彈1.6%,科技股回神,台股期貨電子盤應聲大漲逾370點、漲幅1.40%。
2025-11-17 07:43
AI霸主輝達(Nvidia)財報將揭曉,市場預估營收將拚年增56%,凸顯市場的高度期待不能容錯。美系外資先押寶表示,本次財報是輝達過去幾個季度中表現最強勁的一季,輝達股價表現不俗,但相對AI產業股票表現滯後,預計財報後將出現逆轉。
2025-11-14 14:11
晶睿第三季虧損從去年第二季每股虧損0.82元,縮小至每股虧損0.59元,累計前三季每股虧損0.76元。晶睿總經理廖禎祺表示,第二季透過價格調整,體質已改善,虧損幅度縮小,因應關稅和記憶體漲價,未來將優化產品組合定價策略 承租台達電廠房有利未來產能,強化供應鏈,明年將積極推動獲利改善,聚焦雲端平台建設和AI深化。
2025-11-13 06:30
隨著AI商機持續發酵,市場對「AI泡沫化」的疑慮逐漸升溫。美國S&P 500指數經周期調整本益比逼近2000年網路泡沫高點,那斯達克「AI七雄」平均本益比逾35倍,但第三季營收增速已降至12%,低於第二季的18%。法人分析,若聯準會12月暫停降息、流動性退潮,美股科技股恐出現15%至20%的技術性回調,也將牽動全球與台股表現。
2025-11-05 13:47
淡季疊加缺貨影響,群電10月營收為24.87億元,年減25.6%,計今年前十月營收 290.96億元,年減 5.1%。半導體材料包括CPU、DDR4記憶體缺貨,衝擊筆電市場,群電表示,缺貨影響讓大瓦特數筆電電源出貨遞延,產品組合以低階傳統機種為主,致使整體營收結構略顯保守。如缺貨問題有解,大瓦特筆電電源有望出現急單。
2025-11-04 15:37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今日(11/4)召開第三季法說會公布獲利情形。受惠於客戶對電腦、伺服器、通訊、工業用以及車用半導體晶圓需求增長,Q3合併營收額123.49億元,季增5.6%,年增4.6%。歸屬母公司淨利為17.03億元,季減16.6%、年減20%。每股盈餘則為0.91元,皆較上季與去年同期衰退。
2025-10-07 15:01
今年第2家創新板之新上市公司、專利高密度電漿技術研發起家的暉盛(7730)預計11月初上市。半導體產業進入2奈米時代,同步帶動電漿技術進入黃金時代,有利先進半導體良率製程。先進製程、先進封裝與新材料導入,乾式製程滲透率持續提升,電漿設備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暉盛預期今年營運落底,ABF載板動能重啟,龍頭廠切入玻璃基板技術,訂單能見度長達一年,未來具備結構性成長契機。
2025-10-07 10:38
OpenAI攜手AMD史詩結盟,簽下6GW大長單。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表示, 受惠AMD的OpenAI訂單,目前比較明顯的是HBM與UALink供應鏈。從輝達做機櫃等級伺服器的痛苦經驗,部署1 GW的MI450過程應該也不會太輕鬆,輝達也已把競爭格局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只要AI算力持續成長,OpenAI與AMD合作這件事,對輝達影響應該有限。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