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13:25
第六屆鴻海科技日登場,這次有請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擔任開場嘉賓,也在首日宣布與OPEN AI合作AI永動機相關利多。市場關注台灣在AI產業發展中核能政策看法。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 用電力來溝通AI,取代用算力來溝通,政府更容易了解,因此有感受到核電政策有轉圜。
2025-11-17 10:57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1/17)日出席「第35屆台日工程技術研討會開幕典禮」,他致詞時表示,過去我們在工程方面除了互相學習經驗、彼此進步之外,也有很多海外成功的案例,未來是不是更有可能雙方從產業的互補跟工程的互相學習經驗當中,能夠同時用這樣集體的力量,去爭取更多海外合作的機會,也就是讓台日雙方強強聯手走向世界,這也是未來因應全球關稅新的貿易秩序之後,台灣日本雙方應該緊密接合在一起的一項重要指標。
2025-11-14 23:21
針對立法院民眾黨黨團提案修正《環境影響評估法》、《觀光發展條例》、《地質法》等限制光電發展,並經三讀通過,經濟部今晚聲明表達遺憾,並指出修法未考量不同光電案場的實務差異,一致性要求進行環評程序,將造成合法光電廠商遭受重擊、偏遠或農漁村自用光電設置受影響、出口廠商取得綠電延宕、國家淨零時程被拖累等四輸局面。
2025-11-14 20:37
《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法今(14)日三讀通過,地面型光電環評標準加嚴,太陽光電產業七大公協會表示,重大能源政策在缺乏公開、公正與充分討論的情況下迅速通過,令人深感遺憾。
2025-11-14 09:17
太陽光電產業七大公協會今(14)日表示,針對民眾黨團提出的《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正草案預計於今日院會表決,再次呼籲:「再生能源政策攸關國家競爭力、能源安全與台灣長期發展,應採取公開透明、程序完備的討論機制,在修法前先召開公開、公正的公聽會,讓環團、學界、地方與產業充分討論後,再行進入立法程序。」
2025-11-13 18:12
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今(13)日共同發出聲明指出,針對立法院正在審議的《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正案,強烈呼籲三黨立委,應先與環保團體及光電業者充分溝通,勿倉促立法,導致能源轉型成政治祭品。
2025-11-10 10:07
TVBS新聞網上周五(11/7)報導宣稱賴總統「親令經濟部不要綠電」、「2027年前重啟核三」,經濟部上周已透過新聞稿澄清為「子虛烏有」,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0)日再次澄清「絕對沒有這樣的事情」。
2025-11-08 07:50
台電副總陳銘樹表示,2016年莫蘭蒂颱風吹倒700多支電桿,因應災防需求,台電自2017年起開始逐年編列預算推動電纜地下化;如今,台灣電網地下化占比已高達47.9%,領先美日韓;不過,地下化成本很高,每公里約4,200萬元,約莫是架空電桿的10倍,而且維修困難。
2025-11-07 16:57
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是否重啟核電一直是外界關注焦點,有媒體報導,賴清德近日召見經濟部長龔明鑫,指示2027年處理好重啟核三問題,甚至說「不要再搞綠電」。對此,總統府嚴正駁斥,發言人郭雅慧強調,賴總統從未指示不要綠電,亦未曾為核三廠重啟設定任何時間表。
2025-11-05 15:24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5)日表示,近來各界將電網「地下化」視為電網韌性的單一解方,但就好像你若「火氣大,只吃黃蓮也不會治好」,電網「地下化」是好藥方,但關鍵也要看治什麼症狀;就防災觀點,若是迎風面電桿易傾倒就是好藥方,但有些地方易淹水,電網「地下化」後問題反而更嚴重。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