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10:10
歌手坣娜昨日(10/29)傳出病逝,享年59歲,具知情人士指出,坣娜生前飽受重大車禍後遺症和紅斑性狼瘡所苦,不過最終是因胰臟癌辭世。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其惡性度高,令人聞之色變,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過去也曾在臉書發文提醒,愛吃「甜食、高油、精緻澱粉」3類食物,是胰臟癌高危險族群。
2025-08-26 18:00
隨著ChatGPT等人工智慧工具日益普及,不少民眾習慣透過AI查資訊,但若提問不精準,往往可能造成誤解。台大醫師錢政弘就分享,近期有位女性患者因誤信AI的回答,在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時自行停用胃藥,導致療程效果大打折扣,讓他不禁苦口婆心呼籲,「旅遊可以問AI,投資可以問AI,吃藥還是聽醫生的吧!」
2025-07-14 21:55
曾演出《Assembly》、《獄中花》、《無人知曉》的南韓女星姜瑞夏,因為胃癌於昨天(7/13)病逝,享年31歲。經紀公司MCN Insight也出面證實死訊,姜瑞夏胞弟也在社群發文哀悼,慟喊「來世換妳當我妹妹,我一定會好好照顧妳。」另外,胃腸科醫師也示警,胃癌早期有4大症狀,包括經常打嗝、腹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若持續發現上述症狀且感到不適,應儘速就醫檢查,提前找出可能病灶。
2025-04-17 16:58
28歲邱小姐在一次意外吞入魚刺後引發食道穿孔,傷口位置鄰近心臟、主動脈與肺臟,極具挑戰性;經近10次外科及內視鏡微創治療,仍難以完全癒合,2年來靠鼻胃管進食,甚至併發感染、接受肺部部分切除手術。近日輾轉到嘉基,醫師將原本應用於胃縮手術的「內視鏡縫線系統」運用於食道穿孔修補,讓邱小姐重拾美味。
2025-04-02 18:11
一名年僅8歲的女童因長達3個月的間歇性腹痛,近日症狀加劇並伴隨頻繁嘔吐,被送往醫院緊急就診。彰基兒童醫院團隊詳細檢查後,發現她的胃部及小腸內充滿毛髮結石,導致部分腸道阻塞。所幸,手術成功取出多顆毛石,並由兒童心智科診治,女童目前情況穩定,並持續接受心理與營養治療。
2025-04-01 16:04
人類壽命持續增加,也隨著健康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與健康更是民眾關心的議題,「加工食品」恐造成健康危害已經是民眾共識,但是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就提醒,比一般加工食品更恐怖的,「超加工食品」已經危害人類健康,吃了過多的超加工食品,除了失智、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癌症都有可能找上你。
2025-03-18 11:36
肝病是健康的大敵,尤其是慢性B型與C型肝炎,約有15至20%的患者會發展成肝硬化,而高達80%的B、C型肝炎患者將可能導致肝癌。國民健康署呼籲C型肝炎抗體陽性者積極進一步接受檢查,目前仍有超過8萬名C型肝炎抗體陽性者尚未進行後續檢查。
2025-03-06 16:44
中年男性要當心,若有抽菸、喝酒習慣,更要小心食道癌找上門。台中一名50多歲的戴先生從事服務業,平常有吸菸喝酒及嚼檳榔的習慣。沒想到近期發現,只要一喝酒就會上腹疼痛及暈眩,以往打點滴、吃藥就會緩解,沒想到近期越來越嚴重,趕緊就醫檢查,這才發現已經罹患食道癌第3期。醫師提醒,食道癌前期毫無感覺,9成患者發現時已中晚期,末期存活率更是不到5%,特別是中年男性是好發族群。
2025-01-09 16:43
台灣人愛喝手搖飲,但多數飲料含糖量高,這杯「甜蜜的負擔」可能正在悄悄危害你的健康。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醫師,日前在粉專引述際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含糖飲料不但可能讓人發胖,還會引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脂肪肝,甚至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
2024-10-29 19:31
用餐未使用公筷母匙,竟導致一名30歲女子幽門桿菌重複感染。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分享案例,一名30多歲陳姓女患者,多年前已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但最近一個月因胃痛檢查出幽門桿菌陽性和胃炎,研判是家裡常吃火鍋又未使用公筷母匙,導致重複感染。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