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10:33
美國擬再度收緊移民簽證發放標準,肥胖、糖尿病、心臟病、癌症都可能成為拒批簽證申請的原因。美媒報導,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已向派駐全球的簽證官出電文,要求將申請者的健康問題列入拒絕批准移民簽證的理由,因為這些移民可能成為美國的「公共負擔」。
2025-11-02 08:30
全球對動物實驗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在西方國家,許多生化研究因動物實驗相關審查而延宕,動保團體的長年積極倡議也推動許多監管措施。此一趨勢卻成為中國的良機。中國學者為研究神經相關疾病,透過基因工程製造出受漸凍症所苦的豬、罹患自閉症或思覺失調的猴子,均不受任何倫理限制,成為其科學發展的一大優勢。
2025-09-08 14:14
科幻電影《X戰警》中X教授戴上腦波增幅器,立即強化腦部活動甚至改變行為的情節,如今在現實生活中也可能成真!陽明交大研發出突破性的「毫秒級無線腦神經調控技術」,雖不像電影情節般誇張到可以操控他人思維和行動,但動物實驗中已能在極短時間內無線精準控制腦波。此研究發表於頂尖國際期刊《先進醫療材料》(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同時也已獲得發明專利。
2025-08-18 08:00
當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同時,也面對著極端氣候的升溫威脅,我們準備好了嗎?
2025-08-04 12:24
一名國小六年級男童發病初期,出現手無法扭開瓶蓋、身體嚴重扭曲、無法站直等症狀,家屬四處就醫卻始終找不到病因,讓他對未來充滿恐懼,感覺自己的人生「像是黑白的」。直到赴台大醫院確診為「肌張力不全症」,並在醫療團隊評估後接受高精度、高難度的「雙側蒼白球內側核深腦刺激植入手術」,術後半年便能正常行走,九個月後還能騎腳踏車,如今已能在大學校園自立生活。
2025-07-21 16:27
偏頭痛為全球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困擾全球逾10億人,台灣約有200萬名患者,女性盛行率更為男性三倍。台北榮總今(21)日發表突破性研究,找出可判別偏頭痛狀態的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只需一滴血即可判別是否偏頭痛,並揭示泌乳激素、雌激素等參與機轉,解釋女性更容易受到偏頭痛影響的生物學原因,為精準診斷與個人化治療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2025-05-07 15:04
東生華(8432)昨(5/6)宣布透過與元羿生物策略合作,成功取得CDKL5 Deficiency Disorder(CDD)創新的治療產品ZTALMY在台灣市場的授權,擴大其在中樞神經疾病領域的產品組合布局,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並搶占罕見病市場先機。
2025-05-04 15:37
英國一名女子中風甦醒後,原本英國口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中國腔」,診斷出罹患全球僅百例的「外國口音症候群」(FAS),讓她15年來飽受歧視、欺凌。
2025-02-13 12:32
投入視神經修復研究超過20年的花蓮慈濟醫院眼科研究中心主任蔡榮坤,憑藉「長效型GP-01玻璃體注射療法:視神經損傷治療之突破性技術案」,榮獲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殊榮。他是目前全世界最早使用這項治療法的眼科醫師,為視神經受損以及有失明風險的患者,帶來重獲視力與光明的機會。
2025-01-06 17:03
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6)日號召百餘名驗光師上街抗議,主張將驗光師的英文名稱由現行的 「Optician」 改為「Optometrist」。對此,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回應表示,名稱修正可能涉及業務範圍的擴張,進而影響醫事團體之間的分工平衡。她強調,若國際交流因英譯問題受阻,衛福部將以個案方式提供協助。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