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12:31
大罷免失敗後,許多抨擊與評論指向黨政高層。但同時也要問,藍白立委及政黨領袖做了哪些爛事,才會引發這波浪潮?為什麼20多年來,台灣人民不斷期待著一個好的政治領導者來領導國家而不可得,總是在希望與失望中擺盪?有人懷念蔣經國,有人懷念李登輝,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一代領導者比上一代更差,不論執政或在野都是。問題顯然存在於更深層的領導思維與邏輯之中。於是筆者不揣固陋,提出些個人看法,希能拋磚引玉,供從政者參卓。
2025-07-29 13:15
原規劃8月出訪的總統賴清德,今傳因無法過境美國決定取消出訪。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柳采葳揶揄,推大罷免開局不利,如今又內外交迫,跨不過前總統蔡英文完全執政與對美關係成績的「賴不如蔡」,終將是賴歷史定位。
2025-07-22 14:40
為弭平台電高達逾4,500億元的累積虧損,經濟部這兩年曾經共3度編列1,000億元預算準備撥補台電,但全遭在野黨以國會人數優勢刪除。經濟部上周再次表態,為讓台電永續經營,會儘可能「再找一筆錢」給台電,究竟台電為什麼這麼急需千億撥補。
2025-07-05 09:00
每年520,是甜蜜告白的日子、總統就職週年,同時也是台籍老兵許昭榮自焚悼念日,這一天,眾人各有不同滋味。許昭榮自焚17年了,那年他79歲,他歷經二戰、國共內戰、二二八事件清鄉、流亡海外多年,一生為身分認同問題顛沛流離,返台後卻發現他們這群台籍老兵對國家而言,什麼都不是,為此,他用20年時間四處奔走,無望,最終自焚以死明志,用最劇烈的方式訴說畢生委屈不甘,試圖讓社會大眾想起一群因為政權移轉而被遺忘的老戰友們。
2025-05-24 08:10
「兇手也是命運的受害人……」《搜查瑠公圳》電影導演賴俊羽用一句話,訴盡一個戒嚴時期的底層百姓的掙扎不平,不過千萬別誤會,他不是想為兇手開脫,而是鋪展兇手的一生,為何一名二次大戰被迫踏上戰場、孤身來台的老兵選擇走上悲劇終點,遭遇令人同情,卻成殘忍分屍案主嫌?
2025-05-20 13:31
賴清德總統今天(5/20)發表就職週年談話,儘管談話中並未對兩岸政策多加闡述,但賴清德日前對提出兩岸「併購論」,也提到全球民主陣營共同合作,讓中國沒有辦法承受侵略臺灣的代價,台海衝突自然而然就可能避免等,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表示,賴清德520談話不再講「新兩國論」、「境外敵對勢力」,一定是美方在後面出手。但蕭旭岑認為未來兩岸會進入高度需要關注與警戒的時期,兩岸情勢在520後的變化才見真章,蕭旭岑強調,賴清德的併購論已經是回歸憲法與兩岸條例的前提,期盼賴清德能夠避戰謀和,希望兩岸平安、沒有戰爭。
2025-05-20 09:50
今天(5/20)是賴清德總統執政一週年,前總統馬英九出席研討會時批評賴清德,一年來就任後提出「新兩國論」,背離了憲法跟兩岸人與關係條例的規定,包括「境外敵對勢力」、「脫中入北論」,嚴格限制兩岸交流等政策,引發兩岸更為緊張。馬英九也引用美國學者要求川普約束賴政府的文章,指出賴清德對中國大陸的政治措辭過於挑釁,容易造成台海風險,馬英九說「我們的總統居然被美國學者數落到是需要管教的,這真是一大羞辱!」馬英九也呼籲賴清德應平衡與美國及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避免台海風險。
2025-05-20 09:31
前總統馬英九今(20日)出席賴清德總九就職周年研討會表示,對賴執政失望、痛心,質疑賴總統兩岸政策背離憲法與兩岸條例,否定漢族人口、去中國化等荒誕動作遭美方懷疑其治國能力,也將致使兩岸關係更緊張。
2025-02-27 12:27
民進黨立委范雲、張雅琳今(2/27)日偕義光教會牧師、學者等人,召開記者會,揭露1980年2月28日發生的「林宅血案」遺址(現義光教會),因缺乏專法,無法成轉型正義保存與活化的重要場所;日前向台北市政府申請市定史蹟,卻遭駁回。范雲等人呼籲,朝野應速通過「不義遺址保存條例」,確保歷史傷痛不被掩蓋,讓不義遺址成為推動台灣民主價值的重要基地。
2024-12-13 12:37
美國準總統川普明年一月就任,近日傳出川普親邀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就職大典。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今天表示,「美中共管台海和平」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民進黨政府應該要重新思考國際戰略與台海安全的佈局。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