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14:33
系統整合廠佳世達獲利承壓第三季獲利年減7成,每股盈餘降至0.15元,累計前三季每股獲利為0.59元,進入第四季淡季,全年EPS恐陷保1告急。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表示,匯率和關稅影響,相較第三季過往營收和獲利高峰,特別是獲利表現相對差,今年繳出EPS 0.1元 實在很差,要跟股東抱歉,除了半導體和AI族群,整體需求不佳,第四季估第三季持平,期待明年把今年把獲利谷底拉回來。
2025-11-11 08:14
10月出口數據再創不可思議!台灣前10月出口5144.5億美元,已經超過去年,今年全年出口將挑戰6300億美元。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AI的極大化出口,造成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出口占比拉升至78.16%,但傳統產業出口占比剩下13.22%,這也是經濟部必須面對的問題與挑戰!
2025-11-11 07:43
市場AI產業鏈仍看好,雲端服務巨頭CSP資本支出持續上修,但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但台灣科技廠商除電源管理晶片、射頻晶片、散熱系統、記憶體外,其他產業明顯放緩,不過緯穎、奇鋐、創意,以及群聯等四廠,未來股價相對強勢,有望超越彭博預期。
2025-11-10 20:16
近年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推動科技公司直接到外國市場當地設置資料中心,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也因此得到發展。Google上月宣布斥資150億美元在印度南部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設AI資料中心,是最新一例。不過,資料中心不僅耗電,其散熱所需的耗水量也堪稱吃水怪獸,水資源吃緊的印度能應付嗎?
2025-11-09 00:30
「AI泡沫狼來了」講久就成真!美股面臨估值泡沫和資金集中風險,近期指標性個股如輝達、微軟持續回檔,也牽動亞股進入震盪,台股跌破月線,投信法人表示,美股拉回屬於漲多調整,但台股上半年從低點起漲就飆升了1萬點,雖然有長線題材護體,但真正要見到三萬點大關,恐要到明年了。
2025-11-06 11:15
遠見高峰論談聚焦台灣AI趨勢下,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鈺創董事長盧超群表示, 目前全球 AI 領域的策略佈局已經發展到一個「很可怕的」競爭階段 。晶圓代工繼續做沒有問題 ,IC設計和記憶體有問題 ,因為真正的挑戰有能否真正了解軟體和人才兩大挑戰,而更宏觀的產業策略,台灣應該建立主權研發產業執行中心。
2025-11-05 16:32
日月光半導體今日(11/5)宣佈旗下整合設計生態系統 (IDE)平台升級至「IDE 2.0」。透過整合AI人工智慧,IDE 2.0實現更快的設計迭代,優化晶片封裝交互作用分析,加速實現各種複雜的AI和高性能計算應用。
2025-11-04 18:27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今日(11/4)召開法說會公布第三季獲利狀況。Q3營業毛利率18.4%,較上季25.8%大減7.4個百分點,同步年減11.6個百分點。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第四季不會有更多的折舊費用,毛利率應該會優於第三季。她並預估明年上半年可以收到來自美國、歐洲的部分補助款,預計2026年能從歐美兩地獲得1億美元資金挹注。
2025-11-04 13:44
美科技股勁揚,帶動台股今日(11/4)開高,早盤最高漲至28554.61點,刷新盤中史高。10:15過後,台積電、鴻海、廣達賣壓湧現,指數翻黑急挫,午盤、尾盤跌勢加劇,最低跌至28033.62點,上下震幅逾500點,宛如洗三溫暖一般。收盤跌了218.03點,以28116.56點作收,跌幅0.77%,失守5日線。台積電跌至1505元。
2025-11-04 09:34
普發一萬元來了!民眾除了摩拳擦掌準備迎接雙11購物節大血拼,也可以善用這筆資金開始投資理財,打造長期財富的基礎。統一投信表示,可將這筆全民紅包視為理財啟動資金,同時投資主動式ETF台股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00981A) 及統一美國50 ETF(009811)一次布局台美市場。這種台美雙引擎、主被動雙打的策略,讓投資人既能參與台美兩地的成長機會,也能增加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