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14:21
政府擴大試管嬰兒人工生殖補助計畫,上路三年,迄今已協助超過2萬1,514對夫妻迎接2萬4, 653名新生兒。國民健康署今(17)日指出,去年超過8,164對夫妻成功生下9,034名試管寶寶,較112年8,536名、111年7,083名增加,連年都有成長,同時呼籲把握女性25至35歲黃金生育期,及早規劃並善用補助資源,實現生育夢想。
2024-08-19 12:44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8日抵達以色列要談停火,以色列並未因此暫緩對加薩的轟炸。從17日晚間到18日,加薩至少29人死於空襲,包含1名婦女和她的6個孩子,其中5人是年僅10歲的5胞胎;這6個孩子都粉身碎骨,只用1個裹屍袋就足夠容納他們所剩的屍塊。
2024-08-19 11:44
衛福部國健署今(8/19)舉行「助愛茁壯迎好孕」記者會,國健署指出,自110年7月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3年來已成功幫助1萬8千多對不孕夫妻、迎來2萬多名試管嬰兒,除低收及中低收入戶每次補助上限為15萬元之外,一般夫妻首次申請最高可獲補助10萬元,再次申請最高補助6萬元,妻年齡未滿40歲每胎最多可獲補助6次,年齡在40-45歲間,則每胎最多補助3次,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都能受惠。
2024-05-27 15:47
苗栗縣去年出生人數2254人、粗出生率千分之4.29,全台排名吊車尾。為提升生育率,縣府宣布今年提高「生育津貼」,除第1胎發放1萬元,第2胎以上再發2萬元。縣長鍾東錦今(5/27)赴議會總質詢,多位縣議員關切生育津貼能否再加碼,鍾東錦則回應,明年度起每胎可望直接補貼2萬元。
2024-02-15 15:18
長榮航空一架從日本羽田機場飛往台北松山機場的航班,今(15日)傳有一名孕婦在飛機上分娩。對此,民航局證實「母嬰均安」,班機已順利降落松山機場;松山機場也證實此事,並表示母子均安已送往醫院。
2023-12-29 11:29
「擴大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從2021年7月開始施行,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2023)年12月12日止,共有1.5萬名試管嬰兒健康出生;國健署婦幼健康組副組長蔡維誼提醒,若有生產計畫,無論是自然生產或人工生殖都要早點做,據統計,人體生產風險呈現「U字型」,最理想年紀介於25至35歲,早於25歲或晚於35歲生產,相關風險都會提高。
2023-12-01 16:16
1歲以下嬰兒於睡夢中猝死的新聞事件時有所聞,衛福部今(12/1)指出,根據近5年(107-111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為國內嬰兒十大死因之一,另依據台灣兒科醫學會「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預防建議」,嬰兒猝死症候群真正原因不明,但多數與嬰兒睡眠環境有關,其中,意外窒息是導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為避免嬰兒窒息的憾事發生,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家長應該為寶寶準備安全的睡眠環境,守護寶寶平安長大。
2023-09-12 15:40
全台去年唯一新生兒出生數正成長的台東縣再拚提升生育率,台東縣長饒慶鈴今天(9/12)宣布,明年台東第一胎生育補助將由現行的3萬元加碼至4萬元。而池上鄉依地方規定,縣府4萬元之外還有池上鄉生育補助2萬,加上每年生日禮金1萬,兒童從出生至滿4歲共可領10萬元。
2023-08-22 07:58
英國33歲護理師萊比(Lucy Letby)因殺害她照顧的7名新生兒,也企圖殺害另外6名嬰兒未遂,21日遭判處終身監禁,不得假釋。這在英國是相當少見的判例,歷來僅三名女性罪犯遭判同樣刑期,包括兩名連環殺手。
2023-06-09 15:19
現代爸媽在育兒過程中,經常發生隔代教養及父母雙方觀念不同,進一步引爆家庭衝突,衛福部社家署今(6/9)日宣布,歷時11年的「育兒親職網」重新大改版,讓家長可不受時間及地點限制,吸收到最即時且正確育兒知識。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