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11:24
出生僅兩天就被確診聽力損失,小立的父母一度陷入驚慌與不安,但在醫師指引下遵循「1316原則」,及早為孩子戴上助聽器並展開聽語療育,終於迎來第一次聽見聲音、睜大眼睛微笑的感動瞬間。國民健康署提醒,聽力是語言發展的起點,家長務必把握黃金期,讓孩子有機會與同齡同伴同步學習、快樂成長。
2025-08-31 07:00
衛福部公布9月新制,包含乳癌及血液癌患者可申請「取卵」或「取精」補助,最高補助7萬元;公費HPV疫苗接種對象將擴大至國中男生;健保也將新增給付包括晚期胃腸道基質瘤(GIST)及多發性骨髓瘤等新藥。
2025-08-28 16:17
母嬰品牌「媽媽餵」(Mamaway)近日發布一支短影音,聲稱「嬰兒配方奶含糖量高,等於2大瓶可樂」,遭醫師、家長批評製造恐慌後,業者卻堅稱說法有所本,甚至回嗆「母乳就像核能一樣被低估」,還揚言對網友提告。對此,食藥署今(8/28)指出,目前市售嬰兒配方食品皆嚴格規範,守護嬰兒健康,該影片涉及違法散播有關食品安全之謠言或不實訊息,已通知Meta下架處理。
2025-08-21 16:58
健保署今(21)日通過將罕見疾病「芳香族L-胺基酸脫羧酶(AADC)缺乏症」的基因治療藥物納入健保給付,預估首年約13名病童受惠。此療程需在「腦中」一次注射四針,費用高達近億元,如今獲健保給付,對病患與家庭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依照健保的標準流程為二個月內,新藥給付最慢會於11月上路。
2025-08-21 12:17
衛福部國健署自2022年起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三年來協助超過42萬人,然而審計部過去曾點出首年收案率僅約1成。為達成「三高防治888計畫」目標,國健署除了下修成人健檢年齡至30歲,並自9月起擴大醫院層級參與,盼加強慢性病防治量能,縮短國人平均8年的「不健康餘命」。
2025-08-15 12:28
癌症治療雖能挽救生命,卻常伴隨失去生育能力的風險,對年輕患者而言更是沉重的抉擇。過去「取凍卵、精」費用昂貴,讓許多人因經濟壓力而放棄。衛福部國健署今(15)日宣布,自9月起試辦「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針對18至40歲乳癌及血液癌患者提供補助,預計首年約有600名癌友受惠,盼為他們留住成為父母的希望。
2025-08-13 18:39
台灣晚婚晚育已成常態,高齡懷孕難度隨之上升,越來越多夫妻選擇接受生殖醫學療程協助。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今(13)日表示,最快今年底前,「試管嬰兒補助」第二胎的最高補助額將由現行6萬元,擬提高至與第一胎相同的10萬元。全案待行政院最終核定。
2025-08-13 13:04
癌症連續43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定期篩檢是保命關鍵;而被視為降低吸菸率的政策工具「菸捐」,近期也再度成為焦點。國健署長沈靜芬今(13)日首度回應,菸捐調整必須經跨部會討論與行政程序,完成後才會對外公告。
2025-08-11 13:00
「兒科」出身、新任國健署長沈靜芬今(11)日公布上任後施政重點,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將從現行7次增加至9次,預計新增「4至10個月」及「3至7歲」各一次健檢,預算規模上看億元,力拚明年上路。此外,產後媽媽將可獲兩次健檢,兼顧健康與心理支持,以預防產後憂鬱。
2025-08-11 12:27
國健署長沈靜芬8月1日上任首日,就面對拒菸團體到署前抗議,痛批政府放任「加味加熱菸」危害下一代健康,高喊「兒科署長、媽媽署長救救孩子」,並要求撤銷加味加熱菸上市許可。對此,沈靜芬今(11)日回應,指定菸品審查均依法律與既定制度,由委員會審議,不因署長更換而改變,換言之「不會撤銷許可證」。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