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10:23
遠景基金會與外交部今(8/5)日共同舉辦「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由總統賴清德進行開幕致詞,並由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接續進行專題演講。賴清德致詞時承諾,明(2025)年度的國防預算將突破GDP的3%目標,以提升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
2025-08-03 09:03
俄烏戰事遲遲未見停戰曙光,美國總統川普近期態度出現轉變,認為俄羅斯才是阻礙推進和平的一方,轉而支持烏克蘭。美學者分析,川普可能採取同樣的變動策略來處理兩岸關係,在強硬與交易之間搖擺。
2025-07-22 13:04
美國在台協會(AIT)昨天(7/21)發文宣示台美未來可透過「亞軌道」透過太空飛機通航,台北與休士頓之間的旅行時間可望縮短至2.5小時,並透露若雙方展開合作,初期可能將以無人貨運任務為主,隨著技術成熟,再考慮載人飛行。國防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點出「太空港」在台美軍事戰略上的意義,這不只是民間合作而已,也等於揭示未來美國可透過極高速「點對點」貨運,突破中共「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將關鍵武器或物資快速運抵台灣。
2025-07-21 07:56
川普政府2月據報釋出先前凍結的援台8.7億美元(約新台幣255億元)金額後,再度對援助台灣表態。根據白宮近期聲明,政府「強烈敦促」眾議院充分考慮援台10億美元的撥款請求,讓台灣具備可靠的自衛能力。
2025-07-19 07:35
726首波大罷免投票被視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黨魁、國會與政黨殊死戰,藍軍倒數十天選前黃金周戰略,包括萬人造勢、複式動員、防奧步三部曲,並由藍白大咖打論述戰,訴求對總統賴清德投下不同意票、大罷免大成功柯建銘當立法院長、綠營過半沒收普發現金一萬、五天假等,破除選民「不投票就是反罷免」迷思,最終催出投票率。
2025-06-19 17:25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orsk Rikskringkasting AS,NRK)專訪,被問到會不會擔心台灣成為美中交易籌碼時,蕭美琴表示,台灣的未來必須由台灣人民透過民主方式來決定。她強調,台灣是美國非常重要的夥伴,對全球科技供應鏈做出重大貢獻,而且對美國的經濟發展及再工業化來說,更是極為重要的合作夥伴。
2025-05-21 11:38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1)日逐條審查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而提出的特別條例,但朝野立委光是就法案名稱,是否應納入「國土安全韌性」,以及台電撥補1,000億元,以及是否該普發現金,各方就各執一詞,並且爆發口角。最終從法案名稱到全數條文,以及2條修正動議、2條附帶決議全數保留送黨團協商。
2025-05-09 11:13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提出「國軍加薪」修法,包括志願役加給提升至3萬、提高地域加給、新增超時加給,同時1年期義務役薪資比照現行最低薪資2萬8千590元等。昨天(5/08)國民黨團召集朝野協商,由於國防部長顧立雄重申,志願役加給多少錢不宜入法,並指該修法「逾越立法跟行政分際」,協商破局,將另送交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集協商。對此,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5/09)則表態支持為國軍基層官兵加薪,強調民眾黨一向支持要給國軍官兵更好的待遇。黃國昌也表示有官兵檢舉營區內有中國資通設備,查證後將會公布案情。
2025-04-18 20:15
總統賴清德今(4/18)天下午接見美國聯邦參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瑞克茲(Pete Ricketts)訪問團,表達期盼「台灣加1」,也就是台灣加美國的產業新布局,發揮雙方優勢,在經貿、科技創新等領域加強結,深化合作,將更有助於台美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以更安全、永續的經貿合作關係,因應地緣政治、氣候變遷,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等挑戰。
2025-04-01 19:33
大罷免行動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前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現為台東大學特教系教授的曾世杰,在社群平台Threads公開呼籲,希望學生站出來參與罷免。他自承「過去曾是愛國愛黨的一員」,這十年來親眼見證國民黨「由藍轉紅」,信念已經從「反共,不反藍」轉變為「反共,必先反藍」,喊話學生們積極參與連署。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