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14:21
政府擴大試管嬰兒人工生殖補助計畫,上路三年,迄今已協助超過2萬1,514對夫妻迎接2萬4, 653名新生兒。國民健康署今(17)日指出,去年超過8,164對夫妻成功生下9,034名試管寶寶,較112年8,536名、111年7,083名增加,連年都有成長,同時呼籲把握女性25至35歲黃金生育期,及早規劃並善用補助資源,實現生育夢想。
2024-11-02 16:41
全球暖化除了危害環境,也對孕婦及新生兒造成威脅。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懷孕後期夜間最低溫度平均每上升1℃,胎兒早產風險增加6%,夏天生產者高溫影響尤其明顯。
2024-10-29 15:41
27歲嘻哈歌手高爾宣與大9歲歌手芮德交往多年,今年6月宣布結婚還有了愛的結晶,原本要在11月迎接女兒「米ㄧㄥ」(米漿的台語/迷你玲)到來,不過昨(10/28)芮德就剖腹產下女兒,全程陪產的高爾宣在社群平台曬出女兒牽著他他的照片,並寫下「Good Morning」,迎接前世情人的到來。
2024-10-22 08:23
德國柏林動物園8月底迎來一對大貓熊小姊妹,上週園方讓其中1隻亮相,小傢伙舉一張起手的照片,彷彿對著鏡頭說「哈囉」。德新社昨天(10/21)報導小姊妹開放見客後引來大批遊客,園方每天只讓1隻亮相1小時,甚至提供獨立空氣過濾系統,確保小姊妹不受外界影響。
2024-10-08 20:13
美國總統拜登週二(8日)預計將在總統大選的戰場州威斯康辛州,宣布他任期最末為的一項重大環保健康政策。在經過密西根州佛林特的2014年鉛水汙染教訓後,拜登將下令美國各大城市,未來十年內全面汰換鉛製的自來水管線。
2024-09-25 15:33
芬蘭有動物園因為養不起而要提早把貓熊還給中國。香港則是即將迎接當地的第5和第6頭貓熊。
2024-08-19 11:44
衛福部國健署今(8/19)舉行「助愛茁壯迎好孕」記者會,國健署指出,自110年7月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3年來已成功幫助1萬8千多對不孕夫妻、迎來2萬多名試管嬰兒,除低收及中低收入戶每次補助上限為15萬元之外,一般夫妻首次申請最高可獲補助10萬元,再次申請最高補助6萬元,妻年齡未滿40歲每胎最多可獲補助6次,年齡在40-45歲間,則每胎最多補助3次,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都能受惠。
2024-07-18 17:12
現代女性晚婚晚生,容易造成生產風險增加,甚至胎兒出現異常機率也會增高;衛福部國健署鼓勵風險較高的孕媽咪接受產前檢查,診斷費用每案最高提供5千元補助,若是低收入戶、居住優生保健措施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再加碼3500元,最高每案可獲8500元補助,直接從醫院端檢測費用中扣除。
2024-04-18 19:38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北榮總團隊合作研究兒虐風險因子,分析220萬名1歲以下嬰兒發現,約千分之3有過至少1次虐待相關診斷,影響因子中以出生體重低於2000公克相關性最高。
2024-03-13 23:35
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質疑中央實施幼兒專責醫師制度,遭保母虐死男童未納入指定收案對象;新北市社會局今天晚間表示,中央並沒有明確的轉介規定或流程,地方無所適從。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