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6 09:45
氣象專家林得恩今(10/6)指出,近日全台最熱總是內湖,除了台北熱島效應加持外,可能還與內湖住宅區及科技園區建築密度高,大量混凝土與柏油路面蓄熱等原因有關。他同時示警,這種高溫加劇及延時加長的狀況,正在臺灣多地加速惡化,應該持續關注並因應。
2025-10-04 16:11
花蓮光復鄉歷經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救災進入第12天,唐獎基金會執行長、前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振川今(10/4)日呼籲,中央政府應儘速主導災後重建,借鏡當年「莫拉克風災」,整合地方資源推動中長期重建,包括河川整治、安置特定區與永久屋興建,確保光復地區安全永續。
2025-10-01 13:37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光復鄉太平村、大同村共89戶遭洪水重創,縣政府認為無法居住,縣長徐榛蔚向中央爭取中繼宅與遷村計畫,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表示,將從中繼宅與社會住宅規劃,目前正在尋覓合適的土地。
2025-10-01 10:43
花蓮縣長徐榛蔚指出,太平村、大同村共89戶,因地勢低窪受創嚴重,不僅住家難以修復,大規模社區與農田遭淹沒,鄰近河床地勢抬高,為確保居民長久安居,特別向中央爭取設置中繼宅並研議遷村計畫。
2025-09-27 14:00
颱風「樺加沙」引發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花蓮光復鄉佛祖街成為重災區。由於地勢低窪,大量泥水長時間滯留,搜救行動困難重重。花蓮縣長徐榛蔚昨(9/26)日於社群公開一段驚險畫面,只見一名民眾雙腿被泥流緊緊「吸住」,旁人只能用雙手拚命刨泥才能幫他脫困,畫面曝光後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直呼「救災真的太辛苦!」、「花蓮加油!」
2025-09-24 15:52
強烈颱風「樺加沙」遠離台灣後,朝著中國香港、澳門直衝而去,澳門氣象局於昨天(9/23)也緊急改發10號風球,紅色風暴潮警告仍然生效,低窪地區開始出現淹水。不過不少澳門民眾,在颱風過後,直接在道路上開始抓魚,也成為災後民眾的特殊樂趣。
2025-09-24 13:23
颱風樺加沙重創台灣後撲向香港,香港天文台今(9/24)掛10號風球,強風挾大浪讓海水湧向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網路影片可見大量海水撞破酒店玻璃沖進大廳,大廳頓成水鄉澤國,成年男性都站不穩,現場有人急切大喊「走啊!走啊!」「快點過來!」
2025-09-23 13:20
強颱「樺加沙」雖往西遠離台灣,但外圍環流挾帶豪雨,高雄山區仍得嚴防豪大雨。市長陳其邁今(9/23)早跑行程,先去觀音湖滯洪池關心防汛準備。觀音湖已升級成可蓄洪56萬噸的「超級水庫」,大幅降低下游積淹水情形。隨後他也到旗山抽水站視察,並沿途慰勉清疏人員。
2025-09-22 19:00
被稱為「今年風王」的颱風樺加沙,暴風圈已進入臺東、恆春半島及屏東,雖不會登陸,但其外圍環流仍會為台灣帶來雨勢。中央氣象署晚間6時10分發出豪雨特報,提醒花蓮縣、台東縣將有超大豪雨,高雄市、屏東縣也會有大豪雨等級降雨。
2025-09-22 17:42
強颱樺加沙逼近,中央氣象署今(9/22)清晨發布最新預報,指出颱風將對台東、屏東、恆春半島及高雄造成明顯威脅,陸上警戒範圍擴大,並將高雄納入。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高雄市區已開始降雨,山區更預估累積雨量將上看600毫米,恐引發土石流與淹水等災情,山區5區緊急預防性撤離1835人。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