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19:57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馬丁尼斯回憶與台灣的特殊緣分,表示在與中研院等機構的合作過程中,不僅看見台灣將研究轉化成產品的潛力,也發現台灣多元面貌,他形容太魯閣國家公園景緻是「美國從未見過的美景」,「你們的企業、你們的國家非常成功」。
2025-10-08 10:02
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年由英美法3位學者共同獲得。1980年代中期,克拉克、德沃雷、馬丁尼斯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組裝一個當時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電路,結合嚴謹、想像力與務實的迴異個性,40年後共獲諾貝爾獎殊榮。
2025-10-07 13:40
根據9/29至10/5韓國地區最新電視劇收視率統計,KBS 週末劇《華麗的日子》再次奪下收視榜首,tvN 劇集《申社長計劃》穩中帶升,收視達8.7%,而JTBC 的《百次的回憶》則跌破6%。
2025-10-05 12:07
據外媒今天(10/5)報導,高市早苗昨天當選日本自民黨首位女總裁,職涯背景引發關注,高市38年前曾在美國眾議員施洛德(Pat Schroeder)的辦公室實習,施洛德是知名的「對日強硬派」,這樣的經歷讓高市清楚了解,必須守護自己的國家,不能讓外國輕硬左右日本的命運,高市也成為自民黨內的「保守派鐵娘子」。
2025-10-01 15:34
有「另類諾貝爾獎」之稱的瑞典最高榮耀「優質民生獎」(Right Livelihood Award),週三(1日)圈部頒發給來自蘇丹、緬甸、太平洋島國以及台灣的得主,目前出任我無所任大使的唐鳳獲得這一榮銜。今年的獲獎者代表了對抗假消息假新聞捍衛民主,對抗軍事與政治暴力,迎戰氣候變遷造成的國家困境,這三大不同領域的努力。
2025-10-01 10:53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光復鄉,洪水重創災區,住在重災區敦厚路的作者赫恪當時正在寫作,雖緊急躲到二樓後獲救,不過珍貴作品及3萬本藏書全數泡湯,畢生心血全部化為烏有,網友也在社群平台喊話,赫恪家中大概還需要二十位鏟子超人,希望能有志工一起協助挖土。
2025-09-28 11:22
伊朗拒絕聯合國調查其核武研究活動,聯合國對伊朗恢復制裁,28日起生效。這些制裁雖然主要針對核武發展,但將會擠壓到伊朗經濟;早已過得苦不堪言的伊朗人民近年多次大規模抗爭,遭到政府強力鎮壓,今年被處決的人數已是30年來最多,預計伊朗當局今年處死的人數將超過1000人。
2025-09-28 07:20
緯穎董事長暨策略長洪麗寗在2019年獲得工研院潘文淵基金會ERSO Award,是第一個非理工背景,獲得潘文淵獎的女性。她近日在一場論壇中提及,「比起日本、韓國,台灣社會給予女性更多機會。我們是幸運的!」
2025-09-25 15:28
AI晶片巨擘輝達上週宣布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雙方將共同開發客製化資料中心與個人電腦產品。今日(9/25)傳出蘋果也將投資英特爾!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投資有助於戰略布局,但並非唯一的關鍵因素,公司必須建立自身核心競爭力,這才是主要戰略方向。
2025-09-24 18:22
美國資深法律學者、馬英九與呂秀蓮恩師孔傑榮,週一(9/22)以95歲高齡逝世。孔傑榮是1949年之後首位在北京執業的西方律師,也是將中國法律體系研究引進美國法學院的先驅,他曾說不確定自己為何會選擇專攻中國法,可能二戰影響,可能聽到孔子某句名言,也可能是童年看母親打麻將,「難道麻將牌碰撞的噼啪聲吸引了我?」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