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5 12:34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1/25)日赴立法院備詢,立委賴瑞隆質詢時表示,南電北送是一個常態,高雄的發電量是全台第一,台北沒有電廠也不發電,前一陣子還在計較水庫的一些電價問題,非常的不公平,他要求行政院認真研議實施差別電價,1個月內提出一些研議方案。卓榮泰回應說,會持續增加北部發電量,也會請經濟部、台電研議。
2025-11-24 12:54
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表態有意參選台北市長後,民進黨內唱衰聲音不少,他今(11/24)受訪表示,自認有競爭力、最可能跨出去的候選人,如果沒有獲提名,不會去選市議員,也沒打算選立委。
2025-11-16 12:13
教育部研擬大專校院電費分級補助,依學校屬性及用電規模補助,並依節電成果給予不同獎勵或追回部分補助款,規劃115年試辦,先採「僅獎勵、不追回」方式。
2025-11-10 13:16
台北市翡翠水庫管理局日前揚言,翡翠電廠支援台電、延長水力發電的時數,每立方公尺擬將徵收3元補償費。民進黨立委賴瑞隆今(10)日痛批台北市占盡便宜,並指台北市多靠外縣市發電,每年因南電北送傳輸多耗費95億度電、多浪費217億元。他據此要求經濟部、台電研擬「差別電價」。經濟部長龔明鑫則允諾會進一步思考。
2025-11-09 07:10
台灣的海底電纜不時傳出遭人為破壞,遭質疑是灰色地帶作戰。過去,台灣受到破壞的是通訊海纜,事實上電力海纜則在能源轉型中暴露新風險。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近期發布2份報告指出,台灣近年海纜受損多與中國相關,而全球高壓電纜市場也日益依賴中國供應,當法律管轄模糊、維修量能不足與供應鏈集中,使台灣在通訊與電力兩端皆陷脆弱。
2025-11-08 07:50
台電副總陳銘樹表示,2016年莫蘭蒂颱風吹倒700多支電桿,因應災防需求,台電自2017年起開始逐年編列預算推動電纜地下化;如今,台灣電網地下化占比已高達47.9%,領先美日韓;不過,地下化成本很高,每公里約4,200萬元,約莫是架空電桿的10倍,而且維修困難。
2025-11-06 18:14
主計總處今(11/6)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1.48%,與9月的1.25%相比略增,已連續六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線,不過,17項重要民生物資的CPI上揚至2.73%,創下20個月新高,其中雞蛋和豬肉價格分別是29個月、20個月的最高漲幅。主計總處官員說明,10月豬肉年增率為9.07%,主要受到疾病、天候和天災影響,導致供給縮減,隨著天候回穩,價格會逐漸回穩,但與非洲豬瘟並無直接關聯。
2025-11-06 12:44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中國憑藉較低的能源成本與寬鬆的監管環境,將在AI競賽中擊敗美國,「中國將贏得AI競賽」。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今(11/6)日表示,中國的AI晶片效能目前不如輝達,AI晶片與伺服器用電量、水量都非常大,中國電價較低廉可能有優勢,但效能差距存在,短期影響不大。
2025-11-04 11:08
英國《金融時報》今日(11/4)透露,在官方禁止企業採購輝達的人工智慧(AI)晶片後,字節跳動、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中國科技龍頭的電力成本大幅攀升,而為扶持國內晶片產業,中國政府已提高對部分大型資料中心的補貼力度,使企業的能源支出最多可減少一半。
2025-11-03 08:00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資料顯示,今年前9月,美國居民電價已累計上漲約10%。漲幅最高的地區多為民主黨主導,馬里蘭州、德拉瓦、加利福尼亞等州過去三年電費漲幅達29%。共和黨人正試圖利用選民對電費飆升的不滿情緒,試圖在期中選舉打破民主黨在部分選區的政治主導地位,矛頭直指民主黨推動的綠色能源政策。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