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8 11:16
高雄果嶺自然公園甫開放即獲市民好評,但一年高達1700萬元的養護成本引發關注。高市議員陳善慧今(11/28)質疑,龐大費用恐排擠其他公園維護預算,建議開放企業認養或民間活動租借以增加收入;對此,市長陳其邁表示,果嶺公園單位維護成本與衛武營相近,歡迎企業加入認養行列。
2025-11-26 16:08
迎戰2026縣市長選舉,國民黨中常會今通過「115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選舉候選人提名特別辦法」,將縣市長提名分成4種樣態,其中涉及「藍白合」縣市,成立「兩黨協商工作小組」研訂策略處理。
2025-11-26 13:26
淡江大橋工程進入最後關鍵階段!交通部公路局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於11月16日啟動鋼床板GUSS瀝青混凝土鋪面作業,施作區段為5K+895至6K+539,全長約640公尺。此次鋪面作業預計工期約45天(不含天候因素),將於今(2025)年底完成,並接續辦理護欄、照明、伸縮縫等附屬設施工作,穩健推進直達通車條件。
2025-11-25 18:14
近在東海遠到東歐,最近幾件攸關台灣安全的國際事件接連上演。先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時,對「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而導致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表態;接著美國壓迫烏克蘭必須接受以俄國主張為藍本的28點和平/停戰草案;緊接著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首度主動致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雙方談話的重點是台灣。
2025-11-24 08:00
8旬老婦悶死照顧數十載的53歲重度身障兒,法官審理判2.5年刑期但建請總統特赦,引發社會關注及討論。然而,雙老化家庭(身心障礙者 × 高齡照顧者)的「長照殺人悲歌」事件並非偶然,核心問題是照顧者與障礙者雙方的人權都遭到忽略,障礙者支持服務缺口未解決,導致照顧責任長期落在家庭身上,類似悲劇恐怕會持續上演。
2025-11-23 10:20
媒體人吳子嘉近日爆料民進黨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有意回鍋參選,遭民進黨議員轉述鄭本人說法反駁。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今(23日)表示,無風不起浪,鄭文燦在地方積極走動,稱心如止水,是擔心這一試,官司又橫生變數,一切都要看總統賴清德的態度。賴不開綠燈,鄭不會輕舉妄動,風險太高。
2025-11-20 14:38
國民黨黨主席選完一個月後,鄭麗文、黃國昌兩位主席昨天終於見了面,史稱「文昌會」。雙方都擺出大陣仗,帶上了黨秘書長、文宣部、組織部主管等一級幹部與會。雙方圍繞在野整合談論四大主題,具體結論僅及於雙方智庫整合、雙方幕僚團隊對接等日常事務,未觸及選舉提名等深水區。倒是兩位主席花了一個鐘頭一起罵民進黨和賴清德,這點雙方不必見面應該也早有共識。
2025-11-19 21:15
衛福部近期預告修正「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修正草案,其中被網友熱烈討論的,就是「耳鼻喉科」擬更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網友憂心以後感冒還可以找耳鼻喉頭頸外科看嗎?衛福部今天(11/19)指出,改名是為了與國際接軌,未來若經公告將更名,醫師證書或診所招牌不需更改,僅有新設立或更換證書才需調整。
2025-11-19 12:23
新北市土城7月發生家暴男違反保護令、當街殺害妻子及妻妹震驚社會。事件後衛福部承諾跨部會檢討並研議修正《家庭暴力防治法》,但立委黃國昌今(19日)在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質詢時痛批,衛福部先前承諾半年內提出修法草案,卻至今仍無規畫;曾宣示要推動的「科技監控」制度也毫無下文;衛福部長石崇良對此表示,將於半年內提出「家暴法」修正草案。
2025-11-17 15:41
根據內政部統計,建案開工與預售揭露量表現,2023年受惠9月開始預售屋交易轉熱,當年度報開工戶數達13.1萬戶,預售揭露也達10.7萬戶,去年上半年交易火熱,預售揭露全年達13萬戶,甚至超過當年報開工的12.8萬戶,今年則是賣得遠比開工量還少多,預售揭露前三季只出售3萬戶,推估全年剩下去年的3成,而開工數量推估將達11萬戶,若外在環境沒有出現轉機,長期新建餘屋可能會逐漸增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