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 21:21
根據全球能源智庫Ember的最新資料,再生能源今年上半年超越燃煤,成為全球首要電力來源,是史上首見。不過國際組織也指出,化石燃料長踞發電能源之首已超過半世紀,且先進國家近來對燃煤等發電之依賴有增無減,恐怕難對最新的再生能源數字感到樂觀。
2025-10-01 18:37
經濟部水利署今(1)日澄清,部分媒體報導「經濟部未堵好堤防缺口」,但所謂「開口堤」(日本稱霞堤)並非堤防缺口,淹水主因是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量已超河川保護標準4倍,與開口堤設置無關。
2025-10-01 16:17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釀災,今(10/1)進入第9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舉行例行記者會,對於整治工作,農保署表示,目前水量持續減少;水利署則指出,正日夜趕工推進臨時土堤,預計本週六完成第一道3公尺高土堤。
2025-09-24 16:3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9/23)下午溢流,不僅沖毀大橋,洪水更淹進光復鄉,至今已釀15死、多人失蹤,災區一片灰泥的畫面觸目驚心,眾人心疼災民之餘,也提出疑惑,為何早知堰塞湖有危險,為何不提前引流、炸掉?
2025-09-24 13:15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9/23)日發生溢流,洪水瞬間沖進光復鄉與鄰近部落,造成嚴重災情。花蓮縣消防局統計,截至今(24)日上午,已有14人不幸罹難,災情最嚴重集中在光復鄉敦厚路、佛祖街一帶。
2025-09-22 09:56
「怪物等級」強烈颱風樺加沙逼近,雖不會直撲台灣,高雄今天凌晨納陸警範圍,市府災害應變中心今(9/22)上午提升為二級開設,全面啟動防颱整備,水利局預先排空25座滯洪池,滯洪總量破500萬噸;捷運局則導入AI技術監控路樹傾斜風險,預防倒木災情。
2025-08-27 15:27
為配合高雄捷運工程進行自來水管線遷移作業,台灣自來水公司將自9月10日上午9點起,針對高雄10個行政區進行停水與壓力降低作業,預計影響時間長達39小時,共有約15萬8000戶受到影響。水公司呼籲,民眾應於停水前6小時完成儲水,並配合關閉抽水機與總閥,避免設備損壞或水質污染。
2025-08-26 18:53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8/26)在立法院對丹娜絲災後重建特別預算案編列提出說明,這次投入救災與重建整體經費共693億元。但台灣民眾黨立委林憶君質疑,為何每次災難後才要編列預算去亡羊補牢?難道當初編列治水預算「都是去打水漂了嗎?」但卓榮泰指出丹娜絲颱風「是一個百年來難見的一個風災」,從南部台灣海峽直上從嘉義布袋登陸,如果有到現場看到下雨的「雨水用倒的」,就會知道這不是當初任何防洪工程設計所能設想到的,但如果如果沒有那些預算,「那可能大家的痛苦會更痛苦。」
2025-08-13 13:57
中颱楊柳觸陸,高市風雨顯著增強,市府全面啟動防災應變,確保市區道路不受積水影響;環保局已動員371人次、68車次,針對主要道路側溝及洩水孔展開清疏作業,清理長度達30.55公里,共清除洩水孔與溝蓋堵塞共8387件,全面提升排水效能。
2025-08-12 18:23
台水公司今(12)日表示,楊柳颱風已發布陸上颱風警報,研判將從東部沿岸登陸,台水公司今早已召開緊急應變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並動員1,507名台水公司人力、1,247人次搶修廠商,合計共2,754人備戰。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