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 21:35
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位研究量子力學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ing effect)的加州大學學者共同獲得。穿隧效應是量子力學百年多前開始建立時諸多反直覺的神祕現象之一,也曾一度是進入奈米製程時,晶片製造工程師必須克服的頭痛問題。如今,新的晶片製造技術不但反過來利用了穿隧效應,這個現象更是成為當今開發量子電腦的基石。
2025-10-07 21:21
根據全球能源智庫Ember的最新資料,再生能源今年上半年超越燃煤,成為全球首要電力來源,是史上首見。不過國際組織也指出,化石燃料長踞發電能源之首已超過半世紀,且先進國家近來對燃煤等發電之依賴有增無減,恐怕難對最新的再生能源數字感到樂觀。
2025-10-07 18:33
2025年諾貝爾獎的物理學獎項頒發給三位美國加州大學學者,表彰他們對於量子力學的研究。雖然得獎者出身自英美法三國,美國這個科學研究大國還是再度「全包」獲獎學者的關鍵研究,他們的關鍵貢獻也為今日最先進晶片的進展鋪路。
2025-10-07 17:38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因被控圖利京華城容積率,被台北地檢署起訴目前正由台北地院審理中。但京華城的弊端不只這一處,北檢還查出,當初京華城土地市價342億,但威京集團旗下鼎越開發公司卻高於市價30億,以372億元得標,集團主席沈慶京疑為幕後黑手,涉犯《證券交易法》非常規交易罪,北檢在今年5月發動搜索約談後,今(10/7)日下午以證人身分傳喚當初曾出價300億競標的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到庭作證,訊後請回。
2025-10-07 11:26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捲「狗仔門」偷拍政敵風波,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今(7日)接受中廣節目「千秋萬事」表示,黃國昌在非立委任內揭弊,成立吹哨者協會、與媒體合作,這些弊案是否真的?政治人物醜態是否真的?應該去追究被爆料的政治人物,而非反過頭來追究黃國昌與狗仔合作。
2025-10-07 10:27
諾貝爾委員會週一(10/6)公布今年的生醫獎得主名單,為3位美日科學家共享殊榮。不過其中一位得主迄今仍不知道這項喜訊,因為他斷網爬山去了。
2025-10-07 08:51
美國學者布朗柯獲諾貝爾醫學獎殊榮,她原先把諾貝爾委員會的來電當作騷擾電話,直到美聯社攝影記者出現在她西雅圖的家門口。布朗柯過去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分子生物學系主任蓋維斯回憶,她勇於挑戰冷門項目,包括曾被科學家視為「垃圾」的H19基因。
2025-10-07 08:14
勞動部長洪申翰在去年擔任立委期間召開記者會,指控「台灣碳淨零學院」講師林英杰於2023年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對外謊稱他是唯一受邀進入官方藍區的台灣代表,林英杰認為名譽受損提出告訴,台北地檢署依照當時的新聞報導,認為被告已善盡合理查證,處分不起訴,林英杰不服提起再議,但台高檢署認為全案已調查完備予以駁回,不起訴處分確定。
2025-10-07 07:21
日本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週六(10/4)當選執政黨自民黨黨魁,可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日本一項最新民調顯示,逾5成民眾認為高市上台後將讓日中關係惡化。另一方面,中國媒體指出,高市早苗長年參拜靖國神社,恐遭到中國和南韓等鄰國批判。
2025-10-06 19:29
2025年諾貝爾獎第一個公布的獎項生醫獎揭曉,由美國與日本三名學者共同獲得,表彰他們在免疫系統如何自我管控調節的研究貢獻。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