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市的心靈便利商店,提供泡麵與小點心,民眾可以在店內放鬆享用。翻攝首爾市政府臉書
據外媒近日報導,現代社會生活型態改變,越來越多人習慣一個人用餐,不過,有研究指出,如果長期獨自用餐,容易導致幸福感下降。在世界各國當中,南韓社會的孤獨問題特別嚴峻,許多人在絕望中死亡,首爾市政府今年3月推出「心靈便利商店」,任何感到孤獨,或只是想打發時間的民眾,都可以走進店內,與社工、其他顧客們聊天,或是一起吃碗泡麵,許多人在這輕鬆的互動過程中,意外獲得心理慰藉。
3月起已有4家開幕 顧客吐心聲:沒其他地方可去英國廣播公司(BBC)本月報導,2022年的一項統計資料顯示,首爾約有13萬名19至39歲的年輕人,處於社會孤立或足不出戶的狀態,「一人家庭」的比例接近40%,這讓首爾政府決定開始採取對策。
首爾市政府今年3月開始,陸續設立「心靈便利商店」,試圖接住首爾市孤獨的人們,目前已有4家開幕,分別設在冠岳、東大門、江北、道峰等4個地區,至今訪客已累計約2萬人次。光顧東大門分店的29歲女客人熙京(Hee-kyung,音譯)接受BBC訪問,說明心靈便利商店如何接住她。
熙京表示,她每天都會來心靈便利商店,在這裡吃免費的泡麵,並和其他顧客、店內社工聊天數小時,「我告訴自己,又過了一天,又一天從孤獨裡逃開。」
首爾市的心靈便利商店開幕,職員們一起向孤獨宣戰。翻攝首爾市政府臉書
熙京在10幾歲時離家出走,從此未與家人聯絡,她透過網路,認識跟她一樣喜歡韓團Super Junior的朋友,但朋友住在其他區域,平常也沒有機會碰面,另外,熙京現在處於失業狀態,沒有同事可以聊天。
她說道:「我現在一個人住,平常沒事就躺在地板上滑手機,看可愛動物影片殺時間」、「如果沒有這家店,我就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去了。」據悉,雖然店內大多是中壯年與老年的顧客,但也有一些像熙京一樣的年輕人。
首爾市孤獨對策課課長金世憲(Kim Se-heon,音譯)說明:「店內也有電影日,鼓勵低門檻的人際交流。」外媒採訪當天,店內有10幾名男女老少,一起坐在懶骨頭沙發上看電影。
65歲以上占6成 訪客獲「戰勝憂鬱症的勇氣」據《京鄉新聞》報導,心靈便利商店的設立宗旨,是「市民感到孤獨時,能夠像是去普通的便利商店一樣,輕鬆地前往,在這裡傾吐心聲,並獲得慰藉。」訪客除了可以在店內享用點心,也能進行孤獨檢測的心理評量,接受專業諮詢,並參加店內的各種活動。
從年齡分布來看,65歲以上的訪客佔66%,中壯年佔24%,青少年佔6%,各家門市提供的活動也不同,例如冠岳分店提供芳香療法課程,江北分店提供人文講座,東大門分店定期舉行烹飪或電影聚會,道峰分店則會主動探訪孤獨的市民。
一名50多歲的男客人分享:「我有嚴重的憂鬱症,某天去教堂的路上,突然看到這家店門口寫著『心靈』兩字,就走了進來,和諮商師輕鬆地一邊吃點心,一邊自在聊天後,突然覺得自己有了戰勝憂鬱症的勇氣。」
首爾市的心靈便利商店內,顧客取出架子上的泡麵,一起享用。翻攝首爾市政府臉書
據《韓民族日報》報導,首爾的心靈便利商店,正逐漸成為撫慰市民心靈的空間,來到店內的65歲男子說:「我的家境不好,常常為了省錢不吃飯,整天在家只能一直睡覺,但來到這家店,可以放鬆地吃碗泡麵,好好休息,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真的很棒。」
首爾市長吳世勳於今年5月16日,參訪心靈便利商店的東大門分店,他表示:「雖然現在才剛起步,但我們會設計更多樣、充實的活動,讓感到心累的人們來到店內,都能擺脫孤獨感。」
首爾市已提出多項措施,與孤獨宣戰,除了心靈便利商店之外,還設置了24小時服務的熱線「告別孤獨120」,今年4月1日正式上路,由專業的諮詢人員,提供市民心理支持。
南韓人一週「獨自吃晚餐」超過5次 「絕望死」急增據《東亞日報》報導,與重大社會事故相較,孤獨似乎沒有明顯、立即性的危害,但首爾市政府的擔憂其來有自,聯合國永續發展方法網絡(SDSN)發布的「2025世界幸福報告」顯示,在二十大工業國(G20)當中,南韓「獨自一人吃晚餐」的頻率居首。
報告指出,南韓人一週與他人共進晚餐的次數,平均為1.6次,換句話說,一週高達5天以上,都獨自吃晚餐,這個數字比鄰近的日本(1.8次)更低,日本是G20國家當中,共餐頻率第二低的國家。
這份報告認為,「共餐」與收入、就業狀況等因素,均與幸福感受密切相關,「無論年齡、性別、國家或文化,與他人一起用餐的人,生活滿意度會更高。」
另一個數據與「絕望死」有關,絕望死意指,因自殺、藥物或酒精成癮而死亡,報告指出,從2000年至2019年,在調查的59個國家當中,高達43國的絕望死案件數呈下降趨勢,然而南韓的絕望死案例卻在增加,且增加幅度相當大,排名第2名,僅次於美國。
心靈便利商店的多數顧客為老年人,凸顯高齡者的孤單處境,據韓聯社報導,與年輕人相比,南韓老年人求助精神科的比例較低,這也導致許多孤獨的老年人,最後選擇極端方式結束生命,統計數據顯示,從2019至2023年的5年間,南韓累計約1萬8千名老年人自殺。
據悉,當初取名「便利商店」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讓人聯想到精神科等機構,在南韓仍有許多人,對於求助精神科診所,持有負面的刻板印象。
首爾市的心靈便利商店內,顧客取出架子上的泡麵,一起享用。翻攝首爾市政府臉書
BBC的報導寫道:「南韓經歷巨大的變化,從戰後的農業社會,快速轉換為高度發展的經濟體,在數十年前,有6到8名子女的大家庭相當普遍,但數年來都市化的發展,出現龐大的首爾都會區,家庭的規模卻在縮小。」
負擔不起的房價、高漲的生活成本,以及讓人筋疲力盡的超長工時,種種因素讓年輕人拒絕結婚及生育,一方面年輕人們在激烈競爭中求生存,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則感覺被年輕人忽視,雙方都走在孤獨的道路上。
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陸續意識到孤獨的嚴重性,2018年英國時任首相梅伊(Theresa May),任命了該國首位「孤獨大臣」,應對孤獨衍生的社會問題,日本政府也在2021年成立「孤獨與孤立對策擔當室」,遏止孤獨對生命的威脅,首爾如今為該問題跨出一大步,連結城市中一顆顆孤獨的心。
《太報》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