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以色列對加薩發動的「基甸戰車行動」是什麼?

    2025-05-21 16:15 / 作者 陳家齊
    以色列戰車部隊5月20日在「基甸戰車行動」中開拔進入加薩走廊。路透社
    以色列軍上週日開始啟動對加薩走廊的「基甸戰車行動」,旨在全面佔領加薩走廊,救出所有目前仍被哈瑪斯扣留的人質。與此同時,加薩走廊極度惡化的人道狀況已經使西方國家開始公開譴責以色列,要求立即停火。以下是關於基甸戰車行動的問與答。

    「基甸」是什麼?

    基甸是舊約聖經中描述的猶太人「士師」之一,他的故事記載在聖經〈士師記〉中。士師是古代猶太希伯來人尚未擁立國王時,由各部落推派出來統一抵禦外侮的領導人,也被視為上帝親自挑選的領袖。

    作為士師中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基甸當時領導300名精兵擊潰了來犯的米甸人大軍。本次基甸戰車行動一開始,以色列軍似乎也是先出動了特種部隊突襲哈瑪斯在加薩走廊的據點。

    以色列怎麼挑選軍事行動的名字?

    以色列幾十年來喜歡挑選極具象徵性的名字、聖經典故,為特別行動與軍事行動命名。1972年慕尼黑奧運,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綁架殺害以色列運動員後,以國啟動的獵殺恐怖分子行動稱為「上帝之怒」。2023年10月哈瑪斯跨境襲擊造成12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後,以色列發動的攻勢命名為「鐵劍行動」。

    根據《耶路撒冷郵報》,以色列近來使用電腦程式挑選出可供使用的命名,接著由指揮體系挑出其中一個做為行動命名。

    這次行動的目標是什麼?

    納坦雅胡政府公開宣布的基甸戰車行動目標,一是控制加薩地區,救出尚被哈瑪斯關押的估計約20多名存活人質。二是控制佔領加薩走廊,排除哈瑪斯的勢力,停止哈瑪斯「劫持」物資援助。納坦雅胡已經表示,這一次以色列部隊不再只是襲擊目標後離開,而是將會留下持續佔領。

    第三個目標可能是分散切割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居住區,除了在以色列與加薩之間建立廣泛的隔離區,還將迫使巴勒斯坦人集中居住在加薩南方三個區域,由以軍包圍看管。

    國際觀察家憂慮,以色列的最終目標恐怕是徹底驅離巴勒斯坦人。半島電視台報導,納坦雅胡在國會外交委員會的閉門會議中表示,以軍已經摧毀愈來愈多的住民區,加薩巴勒斯坦人將無家可歸,最終只會選擇移民離開加薩。

    發起行動的時機?

    這次地面入侵是在以色列與哈瑪斯最新一輪的談判進行時發動。上週末,以色列與哈瑪斯代表在杜哈進行透過第三人的間接談判。以方等於是一邊談停火一邊擴大攻勢。

    而本次行動也發生在加薩走廊正面對大規模飢荒人道危機之時。以色列從3月初開始封鎖禁止物資卡車進入加薩,聯合國警告上萬名嬰幼兒可能即將餓死。以色列從週一(5月19日)開始重新放行物資卡車,但目前僅是杯水車薪。

    行動規模?

    為了準備這次地面入侵,以色列軍已經在5月初召集可能多達7萬名後備軍人。加上以軍地面部隊近13萬人的現役部隊,本次地面行動規模可能達10萬人以上。

    外界反應?

    除了已經長期要求以色列馬上停火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等,英國、法國與加拿大已在週一(19日)嚴厲譴責以色列,要求立即停火。美國尚無正面公開回應,但納坦雅胡表示,美國對於加薩可能出現大規模飢荒的危機嚴重關切,才迫使他決定周一開始開放物資卡車進入加薩。

    當2023年10月以來一直強力支持以色列行動的西方國家,也開始質疑以色列的軍事行動,這顯示加薩的人道危機已經跨越了許多以色列傳統盟友的忍耐極限,令人質疑以色列是否能完成「佔領加薩」的行動。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