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大刀下美元現賣壓 經濟學家憂:美元將失主導地位

    2025-04-19 12:19 / 作者 桂家齊
    經濟學家擔憂全球投資人對美國失去信心,恐讓美元喪失儲存貨幣的主導地位。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發動關稅貿易戰,美元自今年1月起已貶值9%。經濟學家指出,全球出現詭異的美元賣壓氣氛,顯示投資人對美元失去信心。有分析憂心表示,川普雖想縮小貿易逆差、重振美國製造業,但很可能一夕之間讓美元失去長達數十年的主導地位。

    美聯社報導,從過往慣例來看,實施關稅措施後讓進口商品需求量減少,美元匯率應該會隨之攀升。但自川普本月初宣布鉅額對等關稅稅率後,美元兌歐元和英鎊匯率跌逾5%,對日圓匯率重挫6%。據報導,自今年1月初以來,美元貶值9%。

    雖說貨幣匯率時有漲跌,通常與投資人憂慮通膨、央行政策和其他因素有關。但經濟學家擔憂,這波拋售美元很可能反映出更不祥的徵兆:金融市場已對美國失去信心。

    過去數十年來,美國不管哪一個政黨執政,都不會冒險危及美元在跨境貿易的主導地位。因為只有如此才能降低美國的借貸成本,同時也能讓華府影響力擴展至全球。就因為美元有此地位,才能讓美國經濟制裁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國。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y)經濟學者格羅德尼申科(Yuriy Gorodnichenko)說:「全球對美元的信任和依賴程度,是建立在長達半世紀以上的基礎。但很容易在一眨眼間就沒了。」

    德意志銀行近日在一份給客戶的備忘錄上警告,美元正面臨投資人的信心危機。報告中說:「美元的避險屬性正在受到破壞。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和其更廣泛的主導角色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受到質疑。這類分析不再被視為誇大。」

    美國的國債占比GDP高達120%。學者說,美國之所以沒有爆發債務危機,全是靠美元的主導地位。紐約外交關係協會 (CFR)國際經濟部門主管施達爾(Benn Steil):「大多國家若有如此高的債務,一定會面臨重大危機。我們能免於危機的唯一原因就是全世界都需要美元進行交易。」

    在全球仍需要購買美元儲備下,美債可維持低利率,但一旦出現拋售,美債利率調升,美國須付出更多借貸成本,債務赤字不可能減少。對一般美國老百姓來說,美元貶值不僅增加購買外國商品的成本,房貸和信貸等利率也會跟著提高。

    另有經濟學家表示,這波美元賣壓與對美國失去信心無關。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Financial Group)經濟學家里邱托(Steve Ricchiuto)認為,投資人擔心關稅措施引發通膨,才會導致美元匯率貶值。他還說,即便投資人擔心,他們也別無選擇只能繼續持有美元,因為現在沒有其他貨幣可以取代。他說:「當有別的貨幣可取代時,美元就會失去儲存貨幣的地位。但現在還沒有其他選項。」

    不過中國正努力擺脫美元交易。中國過去多年使用人民幣向巴西購買農產品、向俄羅斯購買石油,也用人民幣和南韓進行多項商品交易。此外,中國也以人民幣向阿根廷、巴基斯坦和多國提供借貸。

    另一個可能取代美元的就是加密貨幣。貝萊德集團(BlackRock)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在給股東的年度信上談到美元的主導地位。他說:「如果赤字持續增加,美國面臨失去貨幣主導地位的風險,由比特幣取代。」

    經濟學家還說,川普堅信貿易赤字代表國家衰弱,堅信美國被他國剝削,但國債不會影響經濟成長,也不會阻礙繁榮發展。

    除了濫用關稅措施,川普近日連番砲轟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批他不盡早降息以振興經濟發展。但學者說,川普威脅聯準會的獨立性,將進一步減弱投資人對美國的信心。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者格羅德尼申科形容,川普本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措施對美元的傷害就像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英國當年貿然出兵攻打埃及,導致投資人喪盡對英國政府的信心,英鎊因此失去長達數百年的主導貨幣地位。

    格羅德尼申科說:「這(對等關稅)只是國際喪失美元信心的第一步。」
    桂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