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主流6百美元筆電回美製造? 瑞銀:成本因素有困難 連伺服器也難完全在地化

    2025-05-26 16:49 / 作者 陳俐妏
    瑞銀:主流6百美元筆電回美製造有困難  伺服器也難完全在地化。資料照
    第28屆「 瑞銀亞洲投資論壇」今天(5/26)香港登場,外界持續聚焦川普威脅蘋果回美製造,擬祭25%關稅,以及山雨欲來的半導體關稅影響。瑞銀表示,手機的勞動力成本差異大,與中國和東南亞相比,美國製造成本高出5-6倍,蘋果部分高階產品可因溢價而承受較高成本,但主流產品如600美元筆電,則難以轉移至美國製造。伺服器等大型系統較易自動化,但部分零組件仍需進口,無法完全本地化。

    瑞銀投資銀行東盟研究主管兼亞太區技術研究主管 Nicolas Gaudois 和台灣研究主管 Randy Abrams (艾藍迪)今天都出席活動,本次論壇市場聚焦AI半導體的未來路線圖,以及美國關稅對半導體行業的影響。

    艾藍迪表示,AI需求可從今年COMPUTEX看出端倪,過往COMPUTEX都是以消費性電子為主軸,但今年COMPUTEX已成為AI主軸,顯見AI需求仍十分強勁。

    聚焦未來川普可能祭出的手機關稅和半導體關稅,艾藍迪指出,手機的勞動力成本差異大,與中國和東南亞相比,美國製造成本高出5-6倍,蘋果部分產品如高階Mac,可因溢價而承受較高成本,但主流產品如600美元筆電,則難以轉移至美國製造。

    以美國市場來說,手機製造自動化程度有限,仍需大量人工與高精度組件裝配。伺服器等大型系統較易自動化,但部分零組件仍需進口,已無法完全本地化。

    外界也關注匯率影響,艾藍迪指出,台幣對美元匯率近期持穩在30,但近期累計匯率波動約6%,台灣科技企業多以美元計價,匯率變動對營收有明顯影響,尤其是硬體公司,主要衝擊會在匯兌損益和獲利表現等方面。

    陳俐妏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