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12:44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中國憑藉較低的能源成本與寬鬆的監管環境,將在AI競賽中擊敗美國,「中國將贏得AI競賽」。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今(11/6)日表示,中國的AI晶片效能目前不如輝達,AI晶片與伺服器用電量、水量都非常大,中國電價較低廉可能有優勢,但效能差距存在,短期影響不大。
2025-11-06 11:21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11/7)日舉辦「2026年景氣展望與產業趨勢研討會」,院長張建一表示,今年AI伺服器、半導體鏈需求強勁,使得AI表現一枝獨秀,全年經濟成長率上調至5.94%,展望明年,由於基期墊高,加上投資速度趨緩,傳統產業復甦力道更明顯,將呈現「好的沒今年那麼好、壞的也不會比今年更壞」的格局,明年不再由單一產業拖著走,回到「均衡成長、適度修正」的節奏,預測明年全年GDP為2.6%。
2025-11-05 21:29
台股股王、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廠信驊宣布,為深化專業分工並提升經營效率與長期競爭力,已於5日經董事會特別決議,通過將旗下實境遠端管理(RRM)事業(原智慧影音Smart AV事業)之相關製造及營運(含資產、負債及營業)分割移轉予其百分之百持有之酷博樂,分割基準日暫定為今年12月31日,若有異動則依分割計畫書訂定之條款處理。
2025-11-05 17:54
台灣、美國、印尼等3國專家,今(5)日在印尼泗水召開「國際醫療研討會」,吸引近3百名醫界人士和醫學生參加,是繼去年3方在泗水國際半導體研討會後,另一次國際協力的創舉。駐泗水辦事處長邱陳煜表示,今次研討會聚焦傳染性疾病及疫苗發展,包括肺結核和愛滋病的防治與管理,同時探討遠距醫療及AI應用的議題,分享各方的經驗和最新知識。
2025-11-05 16:06
iPhone17放緩也沒關係,鴻海10月營收再攻頂!10月營收再度雙升月增7.01%,年增11.29%至8,957億,為歷年同期最高,也是歷年單月最高。累計前10月營收為6兆3,927億,年增15.55%,也為歷年同期最高。展望後市,鴻海預期,第四季AI機櫃出貨持續放量,ICT產品進入旺季,營運有望逐季成長,但仍需密切關注全球政經局勢及匯率變化。
2025-11-05 16:01
市場憂慮AI恐有泡沫化危機,美科技巨頭股價如輝達、特斯拉、高通、英特爾皆重挫。大賣空本尊貝瑞(Michael Burry)大量放空輝達與Palantir。對此,產業專家認為,企業對AI的硬體投資不會因為「股市傳AI泡沫化」就減少,包括生產伺服器、晶片的業者都在穩定地投資,且會持續下去。
2025-11-05 13:47
淡季疊加缺貨影響,群電10月營收為24.87億元,年減25.6%,計今年前十月營收 290.96億元,年減 5.1%。半導體材料包括CPU、DDR4記憶體缺貨,衝擊筆電市場,群電表示,缺貨影響讓大瓦特數筆電電源出貨遞延,產品組合以低階傳統機種為主,致使整體營收結構略顯保守。如缺貨問題有解,大瓦特筆電電源有望出現急單。
2025-11-05 11:12
民進黨前秘書長林右昌近日前往美國德州、亞利桑那州等地訪問,他昨天在臉書發文,提到自己正身處以色列進行「科技產業創新與全社會防衛韌性」學習之旅。他說,輝達(NVIDIA)早在5年前就已經透過併購投資在以色列設立海外總部,對照最近輝達海外總部想要落腳台北市才剛起步,且還受到很多實質挑戰,「我們台北,的確可以再加把勁!」
2025-11-04 15:40
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亞洲及中國經濟學家鄧維慎在最新的《亞太經濟透視(APAC Economic Perspectives)》報告中指出,台灣在2025年持續展現強勁的經濟表現,第三季GDP年增7.6%,優於市場預期的6%。累積前三季成長達7.1%,在亞洲名列前茅,僅次於越南與印度等新興經濟體,並顯著領先韓國等成熟市場。
2025-11-04 15:37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今日(11/4)召開第三季法說會公布獲利情形。受惠於客戶對電腦、伺服器、通訊、工業用以及車用半導體晶圓需求增長,Q3合併營收額123.49億元,季增5.6%,年增4.6%。歸屬母公司淨利為17.03億元,季減16.6%、年減20%。每股盈餘則為0.91元,皆較上季與去年同期衰退。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