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衝擊,我國受災產業包括電子資訊、鋼鐵、金屬、機械等。路透社
勞動部今(5/16)公布最新一期減班休息(無薪假)人數再增至2664人,相較前期增加398人,觀察連續兩期,合計增加982人。官員說明,本期仍是製造業實施人數上升,主要是金屬機電工業有2家業者人數共增加110多人,而有紡織業者出現60多人,都是訂單減少所致;
另經過地方政府了解後,有16家廠商認為,對等關稅帶來衝擊,合計實施減班休息人數約400人,後續會密切監測。
與5月1日實施減班休息的131家、2266人相比,本期家數和人數分別增加17家、398人。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專門委員侯松延說明,
本期實施較多的行業別,仍以製造業為大宗,在金屬機電工業中,有小型機械設備製造業者和金屬製品製造業者分別實施60多人、50多人,主要因訂單減少,不得不實施減班休息;而民生工業裡,有小型紡織業也是接單因素,實施約60人。
侯松延表示,觀察實施情況,大致上呈現互有增減,有兩家的小型機械設備製造業,決定停止實施,約90人回到工作崗位,另有一家小型其他製造業也是減少實施70多人,目前產業別間的並無上下游關係,屬於個別事業單位面臨的情況不同。
由於實施減班休息人數從5月開始出現明顯增加,兩期增加人數近千人,是否受到對等關稅政策影響?侯松延指出,
勞動部請地方政府向業者進行關切,本期有16家廠商通報實施減班休息,坦言對等關稅是考量因素之一,因不確定性高,處於觀望的態度。
侯松延強調,目前台美正在進行貿易談判,對於減班休息的情況,後續會密切監測,同時,勞動力發展署也會主動聯繫實施減班休息的事業單位,主動提供相關協助,包括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 支持受影響企業辦理職能訓練等。